彭瓊


【摘要】目的:研究施行腰硬聯合麻醉的手術患者予以不同注藥速度的麻醉效果。方法:于我院產科中施行腰硬聯合麻醉干預的產婦135例為觀察案例,觀照隨機抽簽法分為1組、2組及3組,每組45例。三組產婦施行一致的麻醉方式、麻醉藥物及麻醉劑量,且由同一麻醉醫師操作;其中,1組麻醉藥物注入速度為10秒,2組麻醉藥物注入速度為15秒,3組麻醉藥物注入速度為15秒。比較三組產婦的最低血壓值及出現時間、最高平面及出現時間的指標差異,統計三組產婦的并發癥發生人數。結果:3組產婦的最低血壓值、最高平面指標較低且出現時間晚,2組產婦的并發癥發生人數最少,差異P<0.05。結論:在腰硬聯合麻醉中,以15~20秒作為麻醉藥物的注入速度較為合適,能保證麻醉效果的同時,控制并發癥發生風險,值得推行實踐。
【關鍵詞】腰硬聯合麻醉;注藥速度;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24
麻醉不僅利于緩解患者的術中疼痛感、放松肌肉組織,還能便于醫生手術操作,保障醫療安全。隨著臨床麻醉技術的進步與優化,腰-硬聯合麻醉作為一種效果優異的麻醉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手術中。實踐顯示,麻醉藥物的不同注入速度與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相關性[1]。為進一步剖析不同注藥速度對麻醉效果的影響,本文以135例施行腰硬聯合麻醉的產婦為觀察案例。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我院產科中施行手術的135例產婦為研究案例,入院時間為2020年2月—2021年1月。觀照隨機抽簽法的分組模式,將以上患者分為三組,每組產婦數45例,情況如下:1組:年齡最大33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為(27.85±6.81)歲;體重分布范圍為47~68kg,平均體重為(57.61±11.25)kg。2組:年齡最大32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為(27.69±6.77)歲;體重分布范圍為46~67kg,平均體重為(57.58±11.16)kg。3組:年齡最大30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為(27.17±6.62)歲;體重分布范圍為48~69kg,平均體重為(57.95±11.29)kg。納入標準[2]:未患有精神疾病,意識及認知正常;對所用藥物無禁忌征及過敏史;臨床基線資料無缺失,自愿同意參與。研究三組產婦的臨床資料,年齡、體重等數據指標的差異較小,且未存在顯著性(P>0.05),值得剖析。
1.2 方法
正式麻醉之前,對所有患者開展機體的完善檢查。隨后,開展靜脈通路構建工作,于術前半小時給予患者1g苯巴比妥鈉(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501,生產單位: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 )及0.5mg阿托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0020044,生產企業: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協助患者采取側臥體位,借助G25確定L2-3為穿刺部位,保證硬膜外穿后進行腰麻針的置入,見有腦脊液溢出即刻給予患者0.5%羅哌卡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666,生產企業: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的注射,劑量為2ml。三組患者的羅哌卡因注入速度如下:1組10秒,2組15秒,3組20秒。麻醉結束后,調整患者體位為平臥后開展手術操作。三組患者的麻醉實施均出自同一醫師之手,且麻醉效果由院內其他麻醉醫師共同討論判定。
1.3 觀察指標
統計三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人數,比較三組的最低血壓值及出現時間、最高平面及出現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的統計學分析采納SPSS20.0,涉及的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以t檢驗、卡方檢驗進行組間研究,前者以均值x±s表示,后者以百分比%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三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分析
經分析,3組患者的最低血壓值的指標呈現低于其他兩組,且出現時間也長于其他兩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三組患者的并發癥研究
經研究,麻醉藥物注入速度為15秒的2組患者,未有患者發生并發癥,明顯低于3組(13.33%),差異存在顯著性(x2=6.4289,P=0.0112<0.05)。見表2:
3 討論
腰-硬聯合麻醉作為典型的椎管內麻醉,既有效保留了腰部麻醉起效快、鎮痛效果優良及肌松完善的優勢,也便于調解麻醉平面,避免麻醉平面過高不利于手術預后[3]。經臨床實踐總結,腰硬聯合麻醉雖效果確切,能為手術順利開展營造利好條件,但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也存在一定風險,若麻醉藥物、麻醉方式或注藥速度操作不當,極有可能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致使患者生活質量進一步下降。代媛媛[3]的相關研究表明,對手術患者實行腰硬聯合麻醉時,注藥速度控制在10~20秒,不僅能取得理想的麻醉療效,還能盡可能減少麻醉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控制并發癥發生風險。類比本文實驗結果,麻醉藥物注入速度控制在15秒的2組患者,其并發癥發生人數最少;而麻醉藥物注入速度控制在20秒的3組患者,其最低血壓值指標最低,且差異均存在顯著性(P<0.05)。由此得出,對手術患者應用腰硬聯合麻醉時,將藥物注入速度控制在15~20秒之間的安全性相對較高,且能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可能性,臨床指導意義明顯,值得推行。
參考文獻:
[1]周全.腰-硬聯合麻醉時不同注藥速度對麻醉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262.
[2]侯小濤,馬榮煒,閆東方.探討腰-硬聯合麻醉時不同注藥速度對麻醉效果的影響[J].飲食保健,2020,7(26):25-26.
[3]代媛媛,薛冰,陳冠男.腰硬聯合麻醉不同注藥速度對麻醉效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