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陽

【摘要】目的:觀察規范管理流程應用于麻醉恢復室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全麻蘇醒期患者76例為醫學觀察樣本,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組,每組38例,其中對照組病人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病人在常規護理的同時增加規范管理流程,比較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及麻醉清醒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1)。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3%(2/38),對照組發生率23.7%(9/38),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麻醉恢復室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增加規范管理流程,有助于縮短麻醉蘇醒時間并降低并發癥風險,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規范管理流程;麻醉恢復室;麻醉蘇醒;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67
在麻醉恢復室,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提高護理質量是護理人員重點關注的課題。作為醫院麻醉科的重要工作環節,建立并規范麻醉恢復室管理流程對保障患者平穩度過麻醉期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顯示,全麻患者蘇醒的時間越長,其并發癥風險越高,故縮短患者的麻醉蘇醒時間是麻醉恢復室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本文分析麻醉恢復室實施規范管理流程后的護理情況,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觀察樣本是處于全麻蘇醒期的患者,共納入76例,收治時間2019年7月—2020年6月。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組,每組3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23~78歲,均值(50.6±4.8)歲;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20~79歲,均值(51.8±4.9)歲。兩組觀察樣本的基本資料數據間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本文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后實施,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簽署同意協議。排除存在語言障礙、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兩組病人均給予常規護理,包括遵醫囑嚴格執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整體情況,并根據具體狀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操作,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實施規范管理流程:(1)組建護理管理小組:組員由護士長、麻醉醫師、護士組成,小組成員接受專項培訓,全面掌握關于麻醉的相關知識,包括麻醉病人的病例特點、麻醉蘇醒期相關風險,麻醉清醒期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及處理辦法,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培訓結束后,小組全員共同討論后制訂麻醉恢復室規范化管理流程。(2)規范管理流程的執行:①入室準備:病人被接入麻醉恢復室后,護理人員通過麻醉恢復室入室表全面了解其詳細情況,注意有無相關風險因素,做好備注并由責任人簽字;②麻醉恢復室環境管理:麻醉恢復室的所有物品要進行分類放置,無菌器材放置在無菌區域,且每周由專人進行清點、檢查;清潔物品與污染物品要分隔開,定期清除醫療垃圾,污染物品及時清洗消毒處理;麻醉恢復室的床位間距保持在1.2m以上,且每隔床位要配備齊全所需急救儀器,包括監護儀、呼吸機、吸引器等裝置,同時確保每個裝置有清晰醒目標識;配備麻醉恢復室操作治療臺,所需器材擺放在治療臺上,包括注射器、靜脈液體、銳器盒等,為搶救治療及處理操作做好準備;③規范護理人員管理:所有護理人員明確職責,詳細科學地分配小組成員工作,并建立健全管理體系,確保護理工作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同時施行監察制度,保障各項護理內容保質保量完成;科學安排護理人員的班次,要根據患者入住情況進行靈活調整,確保護理人員與患者實現一對一或一對二監護,避免遺漏。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病人的麻醉清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高血壓、低血壓、躁動等。
1.4統計學方法
麻醉恢復時間指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發生率用%表示,進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SPSS19.0分析軟件中完成數據處理。
2 結果
觀察組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及麻醉清醒時間均比對照組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觀察組發生1例低血壓,1例惡心,并發癥發生率5.3%(2/38),對照組出現2例低血壓,2例高血壓,4例惡心嘔吐,1例躁動,并發癥發生率23.7%(9/38),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21,P=0.023)。
3 討論
麻醉蘇醒期的患者處于無意識狀態,同時其蘇醒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了患者的后期并發癥發生情況[2]。故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提高護理質量以促進麻醉患者盡快蘇醒是護理工作的重點。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的麻醉恢復時間更短,且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下降,證實提示在麻醉恢復室護理管理中實施規范管理流程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與文獻報道結果基本一致[3]。規范管理流程通過建立專項護理小組并開展培訓活動,全面提高了護理人員的麻醉相關理論知識及麻醉病人護理技能,為提高麻醉恢復室的護理質量奠定了基礎。同時,規范管理流程從病人入室前的準備開始,做好迎接患者的各項準備,包括麻醉恢復室環境準備及管理,人員準備及管理,確保護理工作中的人、物、環境均實現了規范化管理,從而為提供質量更高的護理服務創造了條件。研究中發現,通過實施規范護理流程,麻醉恢復室的護理人員分工更加明確、責任更加清晰,確保護理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通過對物品的有效管理確保無菌物品不被污染、搶救器械準備充分,從而為患者提供全面、及時、科學的護理服務,為降低患者的并發癥風險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在麻醉恢復室護理管理中實施規范管理流程有助于縮短全麻病人的麻醉恢復時間,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這對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臨床價值,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盧林芳.恢復室規范管理對患者全麻蘇醒期并發癥影響的研究[J].貴州醫藥,2017,41(4):443~444.
[2]肖平俠,胡宏強,劉冬,等.細節管理在麻醉恢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3):2023~2027.
[3]朱海娟,王金保.建立規范麻醉恢復室管理流程對降低蘇醒期并發癥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