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琳
摘要: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伴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新環境背景下,教學工作者們應當更新教學理念,改進并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并實現古詩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全面成長以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下面編者就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提出一些建議性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其不僅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于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以及對優秀文化的傳承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經過實際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古詩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比較嚴重,本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的教學態度,采取一些重復性、機械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寫”與“背”,這會在無形之中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體制改革大背景下,教師應當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出發,充分體現出古詩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一、情景教學法,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合適的學習情境,給予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感官刺激,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上,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登鸛雀樓》的時候,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單純的“口述式”教學難以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所描述的壯觀美景。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視頻資料,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感受“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的宏偉場景……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再比如,教學杜甫的《絕句》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安史之亂”的影視片段,讓學生們了解杜甫因戰爭而遭受的坎坷經歷。而如今,戰爭終于結束,作者在萬分感慨中寫下這篇不朽之作……當學生們了解了作者的創作背景之后,其對于詩中所表達的思想以及情感的理解會更加的全面、透徹。
二、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天真、好奇的年齡階段,趣味性故事對于此階段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采取故事教學的方式開展,這對于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教學《村居》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好”學生們必然會異口同聲地同意并露出期待的眼神。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們講述:沉睡了一冬的小草蘇醒過來了,探了探頭,小屬巧可愛的黃鶯自由自在地飛舞著,不時地唱起了一首自編自唱的歌。柳枝也抽出了新芽,隨風搖曳著,它好像被若有若無的水霧吸引住了,陶醉其中。早早放學的孩子們看見了楊柳被風兒吹了起來。一個孩子說:“今天的風真大呀!咱們一起放紙鳶吧!”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好吧!于是大家就回去做紙鳶了。做好了!他們都帶上了各式各樣的風箏:有的是大蝴蝶,它的觸角隨風顫抖著;有的是小燕子,它的眼睛有時還咕嚕咕嚕地轉……學生們聽的非常認真,而教師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完成了對古詩的翻譯教學。
三、繪畫教學法,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
詩配畫也是兒童畫的一種,只不過在兒童畫的基礎上配以古詩文字內容,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來簡簡單單表現中國文化魅力所在,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古詩和繪畫搭配的文化韻味,使小學生更能輕而易舉的記住古詩詞。
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繪畫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詩中描述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汽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種場景用繪畫的方式展示出來,然后將不同學生的作品進行相互評比,從中選出最好的進行獎勵……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古詩詞中抽象化、藝術化的描述以一種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提升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四 活動教學法,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積極、濃厚的學習氛圍,這對于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以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積極、有益的古詩詞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臺。
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舉行“看圖猜詩詞”的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其通過搶答、競賽等方式進行開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古詩詞接龍”以及“飛花令”等活動,帶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年級或者學校中組織“古詩詞朗誦大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在慷慨、激昂的朗誦聲中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素養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身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質量的新發展與突破。文中很多觀點都是編者的個人淺見,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面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與策略,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 胡艷.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分析[J]. 國際教育論壇, 2021, 2(12):132.
[2] 柳娜.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淺談[J]. 才智, 2020, 000(001):184.
[3] 李維新.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J]. 考試周刊, 2020(66):14.
[4] 張黎黎. 探索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途徑[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 2019, 000(007):59,56.
[5] 易鄭.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創新策略[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20, 000(002):82.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沙塘中心校 廣西柳州 54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