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
摘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要立足于學校的教育以及社會的人才需求實際進行科學的教育體系的構建,也要通過與其他工作的結合,以多個角度對于學生開展培養的方式,綜合對于學生的多種能力加以鍛煉。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作為新的教育工作視角,既是教育創新的方向也是改善當前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方法。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策略,以融合基礎的歸納、融合策略的提出,以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持續優化與不斷發展。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黨建工作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作為相對獨立的、不同歸屬的工作方向,其在開展工作時也有著內部融合的、相互滲透的工作內涵。二者工作的開展都基于學校具體的教育實際與人才培養目標,因此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在組織時要有意識地與黨建工作相結合,以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以及工作方法指導,進行教育工作的優化。黨建工作也可以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補充來進一步豐富黨建的工作內容,以更加符合學校教育實際的黨建工作構建方式,保障黨建工作的開展質量。高校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融合可以通過教育與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目標的融合,以高校人才培養方向的一致來實現高校教育背景下人才培養的目的,通過人才培養過程中各個階段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基礎
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要立足于學校的教育實際,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本的工作方向進行二者的融合,實現不同工作角度工作方法的優化,而對于當前高校所形成的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的工作視角,二者的融合有著基礎與前提。
首先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存在著工作使命上的一致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時,主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來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不斷發展,通過高校教育思想的變革來實現教育領域人才培養方向的拓寬。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要始終與社會的人才需求保持一致,而高校在進行教育變革組織教育創新時,要以社會的發展需求為目標,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式,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黨建工作與高校教育工作的組織有著共同的使命與責任,主要是通過黨建工作來對于高校人才的綜合能力加以培養,通過學生的全面發展,既推動高校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斷實踐,同時也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所需的建設人才。
其次,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與黨建工作在工作目標上有著相似性。學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主要是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培養社會建設所需的創新創業人才。在具體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背景下,對于人才開展培養有著不同的方向,既有意識品質思想的要求,同時也有實踐技能、團隊合作、創業知識等相關的基礎要求,高校整體的人才培養目標表現出了全面協調的發展需求。
在高校的黨建工作組織背景下,其教育目標也與創新創業教育所追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保持了一致,二者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時都立足于黨和國家所需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在高校工作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融合有著目標上的基礎。
最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黨建工作在互相滲透、互相融合過程中也立足于二者的緊密結合。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在組織時都有著公共性的特征,既不針對某一具體的專業進行組織,同時在教育對象教育方法上也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作為公共教育普及教育的一種,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面向的對象都是全體的學生,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二者同屬于公共教育領域。黨建工作在當前落實背景下也不斷進行教育手段的創新。課程思政的教育方式指明了黨建工作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工作方向,當前教育的不斷深化發展背景下,教育資源的共享也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緊密結合。作為開放性公共性的教育,在對于學生進行全覆蓋教育的背景下可以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整合,同時也能通過開放多元教育平臺的構建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策略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在使命、目標、對象上都有著一致性,而該種一致性構成了二者有效融合的基礎,因此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開展了融合的實踐,為了保障良好的融合效果,高校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具體的融合策略進行教育活動的組織。
(一)構建教育環境
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融合要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以優勢的互相補充來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為了利用黨建工作對于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與能力進行培養黨建工作,在組織實踐背景下,可以通過宣傳教育活動的組織來提高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思想認識。在黨建開展日常工作背景下,可以組織面向全校學生的學習講座參觀交流等活動,利用不同的實踐方式與交流活動增強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使學生在正確認知創新創業背景下有意識地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踐。
黨組織作為服務學生、服務學校的團體,在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與黨建工作融合背景下可以通過服務作用的發揮,以鼓勵創業類社團建設的形式促進校園范圍內創業氛圍的形成。在黨組織對于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與支持背景下,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創業比賽的設計實踐。通過學生在校園環境下不斷的進行創業實踐既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也通過黨組織服務作用的發揮,在對各類資源進行整合背景下構建起校園范圍內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
(二)提升教育效果
當前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既有教育方法上的局限,同時也有難以有效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教學問題,而在該種教學局限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優化要通過與黨建工作的結合,在發揮黨建工作教育功能的背景下,持續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質量。
高校黨建面對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要通過黨建改革創新作用的發揮,以協調各方教育力量的方式,既立足于學校的教育背景與教育實際經濟進行教育方式的改革與優化,也通過課堂教學的調整、教學內容的改善保障課堂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良好的組織效果,通過教育手段的持續更新來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不斷發展。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效果,黨建工作要通過創新創業思想融入人才教育培養全過程的方式,通過對于學生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使其既正確認知創新創業,同時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以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的激發來促進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持續開展。
對于黨建工作而言,為了更好地在黨員教育活動中融入創新創業元素,黨員教育要進行活動形式的創新,通過互聯網加黨建新模式的構建,既持續提高黨組織的教育活動組織效果,也通過黨組織教育活動的持續創新來打造學習型創新型的黨員隊伍,以黨員隊伍創新意識的不斷提高來推動創新實踐活動的組織。
由于大學生缺乏創業經驗,對于市場環境也存在著把握不清的問題,因此部分大學生雖然接受了創新創業教育,但在開展實踐時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畏懼心理。為了積極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黨建工作可以通過樹立黨員創業成功典型的方式,以優秀學生示范教育作用的發揮,利用現代化媒體手段對于身邊事例廣泛宣傳背景下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為了使大學生更好的認知創業環境,高校也可以通過組織優秀創業者回校宣講,參與宣傳等形式,以創業實踐案例的分享來使學生更加清晰的認識創業環境,分析創業實際,也在優秀案例成功案例的吸引與指導下,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投身創新創業實踐。
(三)強化實踐教育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技能,促使學生在投入社會建設時能主動地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對于高校而言,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組織要立足于理論教學的角度來深化學生的理論水平,也要有意識的對于學生的實踐技能加以訓練,通過學生實踐技能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促進學生創業活動有效性的持續提高。
在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背景下,高校要主動對于校內外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以校園學習環境下實踐機會的提供來不斷對于大學生的實踐技能加以訓練。為了以黨建引領創新創業實踐,可以通過實踐基地、黨員服務中心和黨支部的設置,以黨組織服務作用的發揮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既發揮黨員在創新創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也通過專業的咨詢與指導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組織效果。在黨員的指導與帶領下不斷提高創業實訓的質量也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發展。
高校有著相對較為開放的校園環境,而黨建工作在開展時可以指導社團建設工作的組織與發展,當前高校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組織可以通過高校社團建設的方式,以創業類社團的成立與發展為學生提供創業理論學習、溝通、交流、討論的環境,也通過學生自主地進行調研分析、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
為了通過黨建工作的指導促進學生社團更好的發展黨建工作,可以通過組織學生交流、分享經驗,開展講座等不同的教育形式,以社團建設的持續優化來形成校園內的創新創業實踐環境,將創新創業精神納入校園文化氛圍的創建,也通過學生實踐活動的不斷組織來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持續提高。
三、結束語
創新創業與黨建工作的融合作為當前高校開展人才培養、進行教育實踐活動新的工作與教育方向,二者的結合要有融合基礎也要采用一定的融合策略,通過構建教育環境、提升教育效果、強化實踐教育的方式,不斷的優化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方式,同時也在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背景下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不斷發展,以高校教育環境下持續的教育優化來保障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符合社會建設所需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武荔涵.高校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9(25):45-47.
[2]陸鵬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J].科技資訊,2020(33):140-142.
[3]李國忠,周章明,馬小龍.黨建引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機理與機制探究[J].科教導刊,2019(2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