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竹
摘要:隨著學前教育事業逐漸發展,幼兒教師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程度,是決定幼兒教師職業發展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因此,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現狀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問卷法,文獻法和訪談法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對3所幼兒園的60名幼兒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表明,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大部分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并不高,據此進一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提高策略
1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的概念
隨著教育事業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在國內外都相繼出現關于職業認同,教師職業認同的概念研究,但是關于幼兒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職業認同的相關研究仍為之甚少。筆者試圖通過前人關于認同,職業認同的概念研究的理解,來分析幼兒教師職業認同。
1.1認同、職業認同
在西方,“認同”的概念最早是由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把認同看做:“是一個心理過程,是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或者團體的價值,規范與面貌去模仿,內化并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的過程,認同是個體與他人有情感聯系的原初形式”。心理學家米勒認為,認同感是一種社會心理穩定感,具有群體性即社群性,“認同的本質不但是‘心理’的,也包括‘群體’的概念,是一項‘自我的延伸,是將自我視為群體的一部分’,這是認同的核心”。[1]國內學者認為職業認同是“從業者對職業認可程度,及從事該職業時給自身帶來的物質和心理的滿足程度。”
1.2教師職業認同
“教師職業認同”是來自近二十年西方教師研究中出現的一個重要概念。我國學者近幾年也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魏淑樺認為“教師職業認同是教師對自己職業的認識、情感、期望意志、價值觀以及對自己職業技能的感知”。[2]而關于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的概念,國內外尚沒有統一的定義。秦奕的研究將幼兒園教師職業認同的結構要素分為6個維度:維度一、目標確信;維度二,情感歸屬;維度三,投入意愿;維度四,勝任效能;維度五,持續承諾;維度六,人際支持。[3]
本文認為,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是幼兒教師在心理上接受和認可幼教事業,并且能積極的感知和評價。
2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分析
近年來,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了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師的職業認同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較高的職業認同感,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讓教師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在工作中能常常體會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有利于降低教師離職率和保持教師行業的穩定性。但是已有研究表示,幼兒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危人群,幼教行業較低的薪資待遇,不高的社會威望等,都導致了絕大多數幼兒教師并不能有較高的職業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2.1幼兒園的辦園體制
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逐步發展,公立幼兒園已經不能滿足幼兒入園的需要,一大批民辦,企業辦,集體辦幼兒園陸續成立,并且迅速發展。教師所在幼兒園的辦園體制的不同,其職業認同感也大不相同。公辦幼兒園的經濟支持,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明顯高于其他辦園體制得幼兒園,但是發展空間并不是很大。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公立幼兒園的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應該比其他體制幼兒園教師的認同感普遍偏高,許多應屆畢業生更是想方設法,不惜重金擠進公立幼兒園,“公立”就是“穩定”“社會地位高”的代名詞。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在公立幼兒園中的教師有職業倦怠感的高達60。8%,高于其他辦園體制。通過訪問得知,多數教師不想放棄其較穩定的經濟待遇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所以寧愿在不喜歡的崗位上工作。
2.2園長的管理風格
園長是全園工作的領導者,是實現領導職能,凝重教師力量,辦好幼兒園的關鍵。一名園長的管理風格,往往也代表著幼兒園的風格。民主型的園長更能使教師有歸屬感,更能有效的減少教師離職率。反之則會引發教師的不滿,影響教學工作,嚴重則引發離職危機。以保定某幼兒園為例,該幼兒園園長脾氣暴躁,在管理教師時不講究方式方法,經常出口傷人,管理工作也帶有主觀色彩,于是給教師留下了素質不高,親和力不強,工作經常得不到肯定的印象,造成了該園留不住教師,教師離職率偏高的局面。在問卷調查中,53.3%的受試者希望得到管理者的鼓勵和支持,48.3%的受試者表示,在選擇幼兒園時,園長的管理風格是考慮因素之一。
3從教師自身出發,培養健康的從業態度
幼兒教師這一行業,由于勞動對象的特殊性和勞動內容的全面性等多種因素,導致成為教師這一行業較為特殊的群體。對此,幼兒教師應擺正心態,自身正視幼師這一行業。首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對待孩子應富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對待工作應保持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良好心態。只有喜愛這個職業,才能無限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工作中獲得樂趣,從而真正實現自我價值感。其次,在女性教師居多的幼教行業,女性幼兒教師應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避免將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和人際交往中來。此外,幼教是一個需要教師不僅有不同分工,還應有較高配合度的行業,因此需要教師提高與同事的合作意識,培養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在合作中體驗工作的樂趣。
如今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機構也陸續出現,“親子教師”“育嬰師”“早教顧問”等多元化的早期教育職業也出現在學期教育這一行業中,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據此,教師要克服懶惰心理,及時學習新的教育觀點,提高自己的專業特長,了解幼兒心理和身體發育,切實成為兒童生活的“照料者”,成長的“啟蒙師”,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從而提高其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梁麗萍.中國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2.
[2]魏淑華.教師職業認同與教師專業發展[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出版,2005.
[3]何桂香.成長在路上-幼兒園新教師必讀[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 ,2009,23-30.
(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五堯鄉四平莊幼兒園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