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敏
摘要:掌握好英語應用能力對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大學英語教育不僅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也是一門核心課程,為其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英語翻譯教育應以語言學習和能力培養為核心,進一步把握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避免學生局限于英語考試。要打破應試教育的局限性,運用逆向思維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本文探討了逆向思維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作用,從逆向思維在大學英語翻譯中的原則出發,探討了逆向思維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作用,運用逆向思維促進大學生對英語翻譯有更深的理解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教育;逆向思維
一、逆向思維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作用
(一)創新的作用
逆向思維的關鍵在于逆向思維和求異。對于已經解決的事實,我們應該用相反的觀點來思考。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翻譯內容與民族文化充分結合起來,研究漢語思維理論和西方文化特色的發展方向,思考問題,尋求提高翻譯能力的對策。從理論上推導,逆向求解已知條件,更有助于提高翻譯交際的有效性。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引入逆向思維,改變了課堂的主要模式,促進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尊重,促進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創新思維,完成了正逆向思維的轉化,辯證地對待英語翻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逆向思維并加以推廣,有助于引導和挖掘英語翻譯中的矛盾,實現基于文化交流的思維多元化拓展,進一步打破習慣性思維方式,實現語言創新學習的有效性。
(二)文化反應
文化反應是逆向思維的核心。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根據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思維習慣和習慣,引入逆向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翻譯。逆向思維的引入,將英漢文化交流作為翻譯的重點考慮,將翻譯理論與跨文化交際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了良好的文化翻譯過程,突出了翻譯的交際功能,將語言翻譯與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良好的文化回應。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逆向思維原則
(一)忠于原著
英語翻譯必須忠實于原意。教育方法可以創新,翻譯方法可以優化,但譯文的翻譯不能與原文相反。在翻譯過程中,要盡量表達原文的情感、價值觀和語言風格,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理解,通過逆向思維尋找解決翻譯問題的答案和方法,同時思考最合理的翻譯內容。忠實于原文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教師在翻譯中起著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全文的核心,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拓展翻譯教學,貼近原文的主題。
(二)重視溝通
英語作為一種交際語言,交際是其主要功能。翻譯教學應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實現不同文化和語言之間的順利轉換。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應始終關注本土文化符號和西方文化特色,通過逆向思維類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內容和障礙,準確、符合目的地表達譯文。我們應該重視語言的科學交際功能,在翻譯中體現語言的交際特點,注意兩種語言之間的合理轉換,避免學生的英語翻譯過于中國化,漢語翻譯過于西化。
(三)含義解讀
翻譯是人類思考的重要思維活動,具有跨語言、跨文化的突出特性。大學英語翻譯教育,要利用逆向思維導入的優勢,表達風格獨特的語言含義。既要利用逆向思維,解決字面意思,完成形象含義的解讀;又要利用逆向思維,解決深層意義,挖掘文化內涵,實現隱性含義的解讀。詞句的翻譯,要考慮多樣化的代表意義,以及對應的文化核心,要傳達出不同地區生活人們的思維習慣、強化含義的有效解讀。
三、逆向思維導入在大學英語翻譯教育中的導入方式
(一)省略式翻譯
省略式翻譯就是在翻譯過程中,通過逆向思維導入,省略或刪除譯文中無需翻譯出的累贅詞匯。考慮中西方語言的差異,在英語中部分代詞和連接詞,可省略翻譯。如:“Betty splashed water on her face,then brushed her teeth.”這句話在翻譯時可省略第2個her,直接翻譯成“貝蒂把水拍在臉上洗了臉,然后刷了牙”。逆向思維通過考慮中文習慣,對中文用語特性進行分析,從而在不會曲解和改變原文的前提下,進行省略式翻譯。
(二)正反相互轉化翻譯
正反相互轉化翻譯就是在逆向思維的導入過程中,同時考慮正向思維的應用,將正反雙向思維配合運用。大學英語翻譯教育時,翻譯能力與語言素養息息相關,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語言習慣與思維習慣息息相關,因此教育要通盤考慮,避免語言翻譯的矛盾,通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避免交流障礙。例如在拒絕一件事情時,中英文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尤其是在回答反意疑問句的時候,英文的yes,實際意味著不;英文的no,意味著是。這時就要通過逆向思維,考慮原文中,回答者正確的回答意義,同時正向思維,結合當時的語境,實現語言的有效轉化。此外,在原語言表達較委婉時,在翻譯過程中也需要結合目標語的文化特征,增加語言特色,從而完成同樣的委婉的表達,促使原文的意義,通過譯文忠實的傳達出來。
(三)文化逆向翻譯
文化逆向翻譯就是通過譯文涉及的文化語言習慣,對應翻譯原文內容中涉及的語言文化習俗等。這種方式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對語言文化習俗進行全面的了解,從文化角度考慮語言的轉化。不僅要關注基本的詞義、拼寫、語音,還要關注文化所引申的含義。
結語:
大學英語翻譯教育的教育目標不僅是培養學生英語翻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口語技能及翻譯能力雙重提升,從而適應社會對英語的要求,達到實踐性的教學效果。逆向思維教育,能夠導入更為新穎的教學觀念,改變翻譯學習的刻板印象,從不同角度分析翻譯,改變思維定勢,通過逆向思維多方面塑造學生,實現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順暢轉換,對英語教學完成有益補充,提高學生英語翻譯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芳.雨課堂嫁接優學院2.0的高職英語移動學堂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9(12):51-53.
[2]徐洵.智慧教學系統下的大學外語課程模式探討[J].海外英語.2020(02):259-260.
[3]徐艷艷.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大學外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以黑龍江工業學院為例[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19(08):99-103.
[4]王珊.基于新媒體應用的英語學習調查報告——以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為例[J].對外經貿.2020(01):148-151.
[5]朱丹丹.逆向思維在高校英語翻譯教育中的導入策略[J].《考試周刊》,2015:81-82.
[6]關麗麗.大學英語翻譯教育中逆向思維的導入分析[J].亞太教育,2015:95.
[7]劉小偉.大學英語翻譯教育中逆向思維的導入探究[J].校園英語,2019:22-23.
(武漢學院 湖北省武漢市 4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