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玲
摘要:體育自始至終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和生理機能的重要基礎,在整個素質化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對此,本文也將以小學體育課程的設計為切入點,立足于語言藝術的應用,分析語言藝術在小學體育課上應用的重要性,并探討具體的應用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積累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實現全方位的綜合發展。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應用;語言藝術;實踐措施
引言:
語言始終是輔助課堂教學的重要元素,也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不僅可以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而且也能夠鼓勵學生勇于挑戰自我突破困難。體育作為磨練學生意志的重要學科,也需要教師運用靈活的語言藝術,與學生展開心靈上的溝通,通過生動簡練的語言,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督促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分析小學體育課堂中語言藝術運用的重要性
首先,語言藝術的應用能夠塑造更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體育教學在近些年來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認可,所以教師也不能只是局限在傳統的模式中無法自拔,而是要把知識技巧和語言表達充分結合到一起,讓學生在語言的熏陶下,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
其次,語言藝術的運用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熱情,相較于其他文化課程來講,體育知識具有更加明顯的實踐性特點,所以需要學生調動自己的肢體和感官。語言藝術可以讓教師的講解變得更加細致且直接,展示出體育技能的特點和要素,讓學生激發出自己的熱情,提高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另外,語言藝術的應用可以構建更加高質量的體育課堂。盡管有許多體育教師都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水準,但卻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熱情。但在語言藝術的引導下,教師可以成為學生的朋友,學生也能夠表達自己的理想和看法。
二、分析語言藝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表達方式
(一)生動精煉
教師應當注重凸顯出語言藝術生動且精煉的特點,把原本復雜難懂的體育知識轉化為簡單的內容,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體育的作用。例如,在介紹體育活動的基本規則時,教師就應當盡可能降低語言的繁瑣程度,讓學生可以簡單明了的了解體育活動的基本規范。同時,教師也應當盡可能避免對缺乏深刻內涵的語言進行重復運用,這樣必然會激發出學生的厭煩心理和抵觸情緒,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二)創新引導
教師需要利用充滿創新和創造特點的語言,表達出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樹立榜樣,影響學生的思想。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語言表達,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創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提高語言的引導性,讓學生可以用更加平和的心態去接受體育的挑戰,更為輕松的理解所學知識。
(三)突出重點
課堂教學的本質在于對學生知識技能的鍛煉,所以教師也應當用語言藝術凸顯出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對于那些次重要的知識要進行大概性的解釋,這樣可以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側重性。對于重點部分來講,教師要反復強調,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在講解體育活動的動作時,教師應當先為學生進行示范,然后對動作的重點部分,組織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三、分析語言藝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技巧
(一)使用多樣化語調
在介紹不同的問題和知識點時,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輕重緩急,使用不同的聲調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知識的側重點,主動篩選課堂信息,保證語言傳遞的效果和質量。例如,在介紹不同類型的體育知識,對于那些重點掌握的部分,教師可以適當提高自己的聲調,并放慢語速,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和思維。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心智發展不夠成熟,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和影響。如果教師長時間用過于平穩的聲調去介紹課堂內容,必然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精神渙散,注意力分散,也延誤了教學的進度,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調節語言速度
教師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語速,要根據知識教學的進度和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節奏,盡可能以平緩和均衡為主,如果語速過快,會讓學生無法跟上自己的思路,無法準確理解體育知識的內涵。如果語速過慢,也會延誤學生的學習進度,導致學生無法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影響知識的有效傳遞。對此,教師應當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調節語速,準確把握,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迸發出更多的思考積極性,而且還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1]。
(三)適當變化語調
課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體育教師語調的靈活變化,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的不同,依照自身的情感調整變化不同的語調,這樣也會收獲不同的教學效果,給學生帶來更加充實的課堂體驗。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教師的語氣過于嚴肅且生硬,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言語中的警示意味,對自己的回答進行思考和總結。如果教師用輕快且滿意的語氣與學生交流,那么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內心的肯定和認可,從而積累更多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把語言的表達當作情感對接的窗口,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變化,跟著自己的腳步,展開進一步的探索[2]。
(四)利用生動的形體語言
形體語言也是輔助情緒表達和知識傳遞的重要工具,相較于口頭語言來講,形體語言具有更加明顯的形象性特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動作的基本形態。對此,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為學生示范不同類型的體育動作,根據學生觀看之后的反應來分析自己演示的效果,如果學生在看完之后感到一片茫然,教師就應當認識到自己的示范難度較大,應當作出進一步的分解,讓學生按部就班的領悟動作的核心要領。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也應當用形體去引導學生的思想,用更加積極向上的形態,約束好自己的走路姿勢,傳遞正能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語言藝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調動學生溝通積極性的應有之策,也是構建雙向互動課堂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語速的把控,語氣和語調的調整,形體語言的運用,這幾個角度,論述了語言藝術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充分結合了小學體育課程的基本現狀,以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在未來,教師也要用語言藝術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
參考文獻:
[1]閆雙雙[1]. 語言藝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運用[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9, 000(003):P.91-91.
[2]康顯碧. 小學體育課堂語言藝術探析[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19, 000(001):296.
義烏市青口小學 浙江省義烏市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