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風文 張麗
摘要:在我國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語文深度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教學部分,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們重點關注的研究課題。它不僅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擁有自主閱讀的學習能力,還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擁有熱愛閱讀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創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明確語文深度閱讀對學生學習和理解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本文是筆者關于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所作出地探究和闡述,希望能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
前言:
在我國初中教育階段,由于我國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發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也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師應當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和專業素養,并以提升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為前提,不斷創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積極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對深度閱讀的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適應終身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閱讀意識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一件全面、復雜的教學活動,教師應當重點把握語文教學活動中難點和重點的教學部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教學活動,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最為關鍵的教學部分。因此,教師應當首先以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為出發點,培養學生深度閱讀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對閱讀的熱愛,幫助學生明確閱讀內容中深度、廣度、全面性和多元化等特點,并分別從這幾方面進行不斷鉆研和突破,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學活動。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將深度閱讀教學與語文教學實踐進行有效結合,強化學生對深度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范圍,并對以上情況進行全面深入了解、分析和鉆研,經常與學生進行平等地交流、互動與溝通,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普遍現狀,制定科學合理且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活動。
二、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深度閱讀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經筆者多年研究發現,想要引導學生進行語文深入閱讀,就要培養學生以點帶面深度閱讀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思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題材相似、寫作手法等相似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串連,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理解相關教學內容的共同性和特殊性,進而引導學生掌握歸納、總結具有關聯性教學內容的重要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閱讀內容、不斷積累語言詞匯量和寫作素材,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構建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學完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春》這部分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按照一年四季為關聯性主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秋天的懷念》等教學內容,還可以幫助學生共同理解、尋找、整理和歸納相關教學內容的共性規律,對文章進行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總結文章中描繪景物的方法、季節的特點、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景物特征描寫等。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以點帶面迅速掌握關聯性教學文章的共性規律和不同特點,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深度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通過深入閱讀,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眾所周知,一篇好的文學作品不僅只停留在文章表面、文字語言創作和表達,還要更深層次地引發讀者對文章思考、體會和想象,令讀者在閱讀作品過程中,積極意會作者所要表達得真實情感和創作意境。因此,教師應當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以教學內容為例,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創新和自主閱讀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一顆小桃樹》這部分教學內容時,首先,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明確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貫穿全文的兩條線索是小桃樹的成長經歷和作者的成長過程,這樣一明一暗的互相交錯,是借助著小桃樹成長過程的艱辛,來暗示著作者人生成長過程的曲折和不易。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借助小桃樹歷經風雨考驗后,仍保留一個花骨朵來暗示即使在遭遇無數挫折和失敗之后,作者心頭的希望之火仍然沒有熄滅,還堅信頑強奮斗會實現美好地理想。通過為學生剖析和講解文章的深刻含義和主旨,來為學生樹立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的堅定信念,培養了學生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優良道德品質。在剖析和講解完文章的主旨和寫作類型后,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桃樹嗎?它的花朵是什么顏色?一棵成年桃樹能長多高?桃樹適合在什么樣氣候下成長?”然后,留下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象和回答。接著,教師再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桃樹的生長環境、生長高度、生長外形、生長過程等視頻和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本節課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和文章主線。再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第二輪提問:“同學們,請你們對比思考一下,在生活中所見到的桃樹和老師提供視頻中的桃樹,以及作者筆下的小桃樹這三者之間有什么不同?”再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組討論和問題回答,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要是圍繞什么來進行寫作的,文中提到了小樹剛從土里冒出來的情形等。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還可以迅速幫助學生與文章進行充分連接,為后來課程導入做好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自主深度閱讀的興趣和對問題答案無限渴望。
總結: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初中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還可以激發學生深度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對深度閱讀的熱愛,不僅可以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有效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達得真實情感和寫作意境,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養成深度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解艷華.初中語文教學中深度閱讀的應用探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660-661.
[2]楊宏艷.深度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文淵(高中版),2020,(5):347-348.
山東省濰坊市第八中學?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