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雅靜
摘要:京劇中華獨有,作為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傳播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十分有必要融入京劇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初中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理解。基于此,本文探討了京劇融入初中音樂課堂進行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以期為一些一線工作教育者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京劇;進入校園
前言:
對于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京劇都是作為一種古老而籠統(tǒng)的表演形式而存在,進而導致初中學生對京劇持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初中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對初中音樂教師將京劇引入校園,從而讓學生仔細而耐心地學習和了解京劇形成了極大地挑戰(zhàn)。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其教學方式,實現(xiàn)京劇與初中音樂課堂的完美融合,讓學生慢慢放下其對京劇的戒備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京劇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愛上京劇。
一、引入京劇,讓學生初步了解京劇的分類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在教堂中的京劇引入往往采用口頭傳授的“講教式”的方式和方法,這種導入方式往往會使得學生對京劇這一傳統(tǒng)藝術覺得乏味而無趣,從而在初中學生和京劇之間建立了一堵厚厚的門墻,讓學生不自覺地遠離京劇。因而,作為新時代的一線初中音樂教師,我們應該需創(chuàng)新地改革將京劇引入校園的方式和策略,改變初中學生對京劇的錯誤印象。因而,在初次引入京劇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首先吸引學生對京劇的學習興趣和興致,讓學生嘗試初步了解京劇,了解京劇的行當和分類是怎樣的。
例如,因為“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這一課在初中音樂教材中的選段的校色是比較簡單的,屬于個人獨唱,構成十分簡單明了。因此,教師可以首先引入這一課來作為京劇進入課堂的引子。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這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京劇選段。然后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一選段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提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同學們,你們知道京劇中的行當大概有哪些嗎?你們指導這一選段中的“包拯”大概歸屬于哪一種行當嗎?你們知道這一個行當有什么特點和特征嗎?” 初中學生在這樣的層層的提問下,就可以慢慢地對“包拯”這一角色產(chǎn)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慢慢地了解京劇中的更多的行當、行當?shù)念愋秃托挟數(shù)奶攸c和特征,從而打破初中學生對京劇“可遠觀而不可泄之”的刻板印象。
二、讓學生了解京劇唱腔,學會“唱”
在上一節(jié)課的京劇初步引入中,初中學生就會對京劇產(chǎn)生初步的學習和理解。因此,在接下來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中,初中音樂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向?qū)W生介紹有關京劇的內(nèi)容,讓學生對京劇更加了解,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愛上京劇這一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京劇唱腔的基本概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事先了解京劇唱腔的分類,為日后的正式上課奠定殷實的基礎概念基礎,從而提高初中音樂課堂的效率。在正式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通過向?qū)W生提問來讓學生自主查漏補缺,讓學生了解自己之前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遺漏了哪些重要的京劇知識,又理解錯誤了哪些京劇知識。
比如,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你們之前都知道哪些與京劇唱腔有關的知識呀?可以舉例說明以下嗎?”。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和討論,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京劇唱腔。在學生對京劇唱腔及其分類有了一定的學習和領悟之后,授課教師就可以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小測試,讓學生深入領悟京劇唱腔,比如,教師可以播放上一課中學過的“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中的一個選段,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通過自主判斷回答出這一選段中都使用了哪一種唱腔。在這樣的測驗中,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京劇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學會自主探尋京劇這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這樣,學生會潛移默化收到京劇文化藝術氣息的熏陶,使京劇引入初中音樂課堂就進了一大步了。
三、讓學生穿上京劇行頭,感受京劇魅力
在傳統(tǒng)的京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一般比較籠統(tǒng),學生在教學中也很難體驗到京劇的魅力,從而對京劇這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興致缺失,從而加了京劇引入校園的困難。因此,在京劇引入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己購買京劇行頭或者教師自行準備,然后自主選取教材中京劇的某一選段,分為小組合作,讓學生自行尋找京劇合作演員,穿上京劇行當,合作表演京劇選段,讓學生切身地體會到京劇的魅力,親身體驗京劇這一傳統(tǒng)文化亙古不變的藝術價值。在實際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穿上自己的行頭,學會演唱,并讓學生學習和了解到更多京劇的藝術表演形式。
教師在教授音樂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演唱,還要讓學生了解不同音樂藝術的表達方式。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擁有親自感受的機會。京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可能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可我們也要準備好相應的道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京劇學習和表演的環(huán)境。在學生表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采訪學生對表演京劇的看法的感受,滿足學生充裕的表現(xiàn)欲望,隨之,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激勵性的積極評價,比如:“你這行頭太好看了,簡直像電視上的京劇表演一樣真實;你很有表演京劇的潛力;你讓我看到了京劇未來的新星;你這唱腔太正宗了,是提前學過了嗎。”,讓學生感受到表演的京劇的甜頭,進而刺激學生對京劇的表演熱情和動機。在課后,教師則可以讓學生一些學生喜歡的京劇藝術表演,讓學生在課后自行學習京劇,從而刺激學生對京劇的探索欲望。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過程中引入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京劇,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京劇的學習興趣,改變初中學生對京劇的刻板印象,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京劇的魅力,感受到京劇更古不變的藝術價值,從而促進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因此,在實際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改革京劇的進入校園的教學方式和策略,為京劇進入校園奠定殷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鐘方奕.傳統(tǒng)文化弘揚與發(fā)展的思考——以京劇進課堂為例[J].當代音樂,2019,(1):141-143.
[2]曹江澤.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淺析京劇進校園策略[J].人文之友,2019,(18):41.
撫順市實驗中學 ?11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