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紅艷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落實,大家也逐漸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特別是小學的語文教育,更是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對象。小學語文教學能夠為未來學習其它科目打好堅實的基礎,其中主要依靠于讀寫互動來實現,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語文讀寫習慣。本文針對讀寫互動如何優化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策略,以能帶動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讀寫互動 ?小學語文 ?策略
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讀和寫,使兩者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進行課外閱讀擴展,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詞匯積累量,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多的詞匯,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但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出現很多問題,如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閱讀作文題目之后,會按要求寫文章,但部分學生會和題目或范圍有一定程度上的跑偏,究其原因是學生無法將讀和寫進行有效結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更應當注重日常教學中讀寫結合的講授,有效提高授課效果。
一、以讀促寫,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
教師應當讓學生產生對文本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可以使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閱讀。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也隨之增長,可能學生會逐步降低對教師的依賴,所以相應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上升,學生會更加想擁有更多獨立的思考空間,而不希望教師對學生自身進行束縛或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讀寫時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意識到學生應當有自己的讀寫空間,可以用自身的想法和觀點去分析內容,相應的優化讀寫互動可以提高語文授課效率。學生可以通過多進行閱讀有效積累詞匯量,之后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將其充分運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要想學生高校的完成讀寫互動任務,教師應當給學生獨立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可以高效完成這項內容,讓學生的想法可以用寫作的方式進行呈現,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作用,這也就是以讀促寫。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書寫所帶來的感受,也對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紙船和風箏》這節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對本篇課文進行預習,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是一定會產生很多的看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自身的感悟和看法,之后教師在進行講授。運用此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閱讀更有效果,還能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
二、以寫促讀,強化讀寫動機
要想真正寫出較好的語文作品,則離不開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通過每天的積累才能逐步提高語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語文寫作情況和閱讀情況,從而對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考察,教師可以由此布置具有針對性的讀寫任務,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相當于學生通過自身完成的每篇作文,都能逐步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因為讀寫背后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是結合學生思考、創造、閱讀等方面而得到的結果。很多學生會對閱讀缺乏較大的興趣,認為語文閱讀較為枯燥和乏味,因此,以寫促讀,可以使原本對閱讀不感興趣的學生,因為寫作所帶來的成就感而逐步遷移到閱讀活動中,也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相應強化學生的讀寫動機,也優化了小學語文教學,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最后一分鐘》這節課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寫作任務,如“最后一分鐘”的題目,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寫出對最后一分鐘看法的作文,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自己即將要寫的作文有充足的思路,學生在寫完之后,教師可以開始教授這篇文章,此時學生也會對文章充滿興趣,也就相應促使學生進行閱讀。運用此方式可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也能強化讀寫動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以寫促讀,挖掘教材資源
如今,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還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讀寫教學也過于模式化,相應的導致部分學生也逐漸對閱讀感到厭煩,這也對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埋下了很大的隱患。要想有效改變當前教學現狀,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材料,引導學生逐步走進教材,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可以主動去讀寫。因為小學生處于語文詞匯量較少的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進行書寫,從而有效掌握語文知識點。教師可以總寫作手法入手進行教授,如當在授課時發現一些構思較好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結尾進行續寫,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一旦對文章產生較大的興趣,則會更加深入的進行閱讀,并思考文章中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和越演特色,并去學習和了解文章中的創作風格,只有對文章充分了解,才能寫出更完美的結尾。因此,從作文入手,以寫促讀,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更深入的挖掘,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模仿或者改寫,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個同題文章,在寫完之后將所寫和原文進行比對,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自身寫這篇文章的看法,以及自身所寫這篇和原文之間的優缺點,促使學生可以對文章進行仔細的閱讀。運用此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對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有重要的影響。
四、總結
教師要想在讀寫互動中優化小學語文教學,首先教師應當建立科學和靈活的訓練體系,并能夠找到最適合每篇課文開展讀寫互動的切入點,學會運用以讀促寫和以寫促讀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有效的讀寫互動,也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積累量,幫助學生走出語文學習誤區,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蔣旅健.閱讀得其方,下筆如有神——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品位經典,2020(11):168-170.
[2]林麗軍.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教師,2020(10):25-26.
[3]葉亮華.讀寫繪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9(35):134.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第十二完全小學 ?4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