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艷
摘要: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籠統、落后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從而導致出現學生之間互動少,學生課堂參與感和體驗感差、學生合作觀念缺失等現象。因此,小學音樂教室應該改變其教學觀念,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注重學生素養的提高,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合唱教學,幫助團結班級學生,提高班級凝聚力。
關鍵詞:小學階段;合唱教學;開展
前言:
小學生正處于一生當中成長和發展的最重要和關鍵的階段,這時期的學生身心發育尚未完全。在這一階段,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合作意識的培養上面,而不是僅僅用填鴨式教學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內容。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從在初中音樂課堂中融入合唱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一、培養和激發小學生參與合唱學習的熱情和動機。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改善其合唱教學方式和策略,提高學生的合唱熱情和動機,幫助學生自主進行合唱學習和探究。而在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仍然處于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此階段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創新性地設計一些他們的喜歡的教學情節,活躍小學音樂課堂的氛圍,從而達到提高他們對合唱學習的興趣的目的。
例如,以“蟲兒飛”這一首歌的合唱教學為例,在具體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上課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首先播放這一首歌,活躍課堂的氛圍,掃清課堂枯燥和呆板的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漂亮的小蟲子的展翅飛翔的圖片、視頻和錄像,這些有趣的畫面,動人的聲效就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愛上合唱,從而開始自主進行合唱學習和探究。
再如,在教學“我們的家園”這一首歌的合唱的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學生充分地體會我們的家園的永恒的魅力和藝術價值。這樣的課前導入模式,能夠充分地引導學生,在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也能夠充分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二、融入游戲進行合唱教學,培養學生的合唱方法和技巧。
在充分地激發了小學生對小學音樂合唱的興趣和動機之后,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授予學生合唱的方法和技巧,為班級學生進行更加完美的音樂合唱表演奠定良好的技巧基礎。
例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首歌的合唱中,這一首耳濡目染的歌曲就十分適合用來教學小學生音樂合唱技巧和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國內外的優秀的合唱表演,首先讓學生學會欣賞他們的合唱表演,讓學生沉浸在音樂表演的時候,教師就可適當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學習優秀的合唱表演。緊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仿他們的合唱表演,在實踐活動中真切地學習和體會如何進行更好地合唱。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站在講臺上,輪流進行唱歌表演,在此期間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對小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指導和改正學生在唱歌上的技巧的缺失,感情的不到位等等問題,讓學生的合唱表演更加真摯而感情流露。
三、從控制自己的聲音著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對于小學音樂合唱表演來說,“合”比“唱”更重要,因此,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 在教學“感恩的心”這一首合唱歌曲時,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和任務:“讓學生自行討論最近自己身邊讓自己感到最有愛,最想感謝的人和事”,讓學生進行紛紛進行自主發言、交流和討論。在這樣的關于自己的事情的互動交流模式中,學生們就能加深對其他同學的了解,對其他學生的現狀也有進一步的理解,從而加深小學生們的友誼,而擁有堅忍不拔的友誼的正是進行團結協力合唱的前提條件。
再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室上開展音樂演唱比賽,讓學生自主挑選他們的隊友,團結合力進行音樂表演。舉辦這樣的演唱比賽,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演唱比賽的舉辦的最重要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團結起來合心合力干同一件事情,切記不要挑撥學生之間的關系,引起學生之間的競爭關系,讓學生和和美美地進行唱歌表演,增強學生的合作信念,促進學生友誼的加深和升華,從而為之后的班級合唱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創新和豐富小學生參與合唱的形式,融入愛國思想教學內容
其實,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有很多時候音樂教師都可以借助歌曲本身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來進行德育教育。而這也恰好迎合了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生德育教育和素養培養的要求,增強小學生的愛國意識。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積極承擔起這一份責任和使命,要在合唱教學中增加更多的與愛國思想相關的內容,加強對小學生的人文教育力度,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教學“保衛黃河”這一首歌的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我們的小學生展示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相關圖片、視頻和紀錄片等等,讓學生充分了解母親的面貌,讓學生們充分感受我們祖國大好河山的魅力,讓他們充分感受我們的母親河的永恒不變的藝術價值。在這樣的欣賞活動中,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就會油然而生,感受黃河洶涌澎湃的河流,感受到黃河湍急流動時的激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信念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再如,在教學“黃河大合唱”這一首合唱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科普性地跟學生講授偉大的歌唱家冼星海與這一首合唱歌曲的相關故事,感受到歌唱家的創作信念和洶涌的愛國情懷,從而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愛國的氛圍和情懷,幫助渲染學生對我們祖國的熱愛之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觀。
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在合唱教學方式方法上多花心思,要想辦法去激發起和維護好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加強對小學生審美意識和人文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黃薈.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新一代,2021,25(2):284.
[2]寧洪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參花,2021,(2):145-146.
[3]覃永市.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2021,18(2):230.
浙江省義烏市江灣小學?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