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開展音樂合唱教學,音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同時在教學中,還要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音樂合唱水平。本文主要針對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樂合唱教學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教育行業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音樂;生本理念;合唱教學
生本理念主要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教學計劃。生本理念是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依靠學生、尊重學生的新型教學觀念。在生本理念下開展高中音樂合唱教學,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根據學生的合唱水平以及合唱能力,合理開展教學設計,讓學生在教學中展現自我,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音樂的興趣。
一、生本理念下的音樂教學
生本理念是當前十分流行的教學模式,其已經被我國很多學校所接受,并且在教學中得到適當的運用。在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運用生本理念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以及可行性。在高中階段,音樂是一門具有鮮明特點以及藝術性的學科,教學充分樂趣和歡樂,很容易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因此,教師如果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手段,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音樂是一種情感和語言的表達,從發音開展,到完成一個曲目,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體會歌曲的情感和內涵,并且在練習中投入情感以及精力。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要以學生需求為主,重視每個學生的審美創造以及審美體驗,將歌曲的世界性與民族性充分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學生一同挖掘歌曲的意義,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以及自主探究;在研究的過程中,領悟歌曲的真諦和情感,并且在合唱中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歌唱中。
二、在合唱教學中尊重學生
(1)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為了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教師要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創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良好的教學手段是提高合唱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教師要合理選擇教學手段,轉變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心理活動,并且對班級學生進行詳盡分類,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其次,教師在選擇合唱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以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和提高學生音樂興趣為出發點,提高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最后,教學方法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音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合唱水平。
(2)突破傳統思維更新教學思想。教學思想是保證合唱教學質量的基石,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合唱水平的關鍵保障。在合唱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突破傳統的思維限制,更新教學思想,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基礎,選擇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合唱能力進行培養。教師要扮演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明確與學生的教學關系,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培養學生合唱能力為基礎,傳授給學生合唱知識,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不斷的合唱訓練以及發聲練習,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和喜愛。
三、創新合唱教學模式
(1)運用小組合作以及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究式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是當前十分常用的教學模式,合理運用探究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可以轉變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對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具有積極作用。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按照一定標準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促使學生在合作中開展探究,在探究中進行合作,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實現自身合唱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學習《城墻上跑馬》這一首作品時,教師要先組織學生了解這首歌曲的情感表達以及創作背景,通過對歌曲的感知和鑒賞,體會到歌曲中蘊含的情感,進而為合唱中的情感表達奠定基礎,讓學生充分領悟音樂的魅力。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體會以及合唱能力都存在差異,對作品的領悟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開展交流和互動,幫助學生體會歌曲的情感變化,就歌曲情感形成統一的認識,進而為提高合唱水平奠定基礎。
(2)積極創新教學手段。教師要積極研究以及創新合唱教學手段,其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因素。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深層挖掘教學元素,并且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元素充分結合,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合唱學習中,對知識不感到陌生,進而在合唱中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實現理論與實際充分結合。同時,在合唱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歌曲情感不能有效把握,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耐心的引導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理解其所蘊含的情感。情感是歌曲的靈魂,教師要研究以及創新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不同作品的情感以及合唱方法,提高合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
四、為學生創設合唱教學情境
當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合唱教學,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高合唱水平。創設合唱教學情境與轉變教學模式并不沖突,兩者的目的都是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在創設合唱教學情境過程中,教師要將生活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帶給學生真實感受的同時,有利于學生吸收音樂知識。創設合唱教學情景是提高音樂課堂效率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合唱水平的關鍵措施。在生本理念下,音樂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對學生的合唱進行訓練,進而實現音樂教學目標。
五、結語
總而言之,合唱是一種具有較強集體性的演唱形式和聲樂藝術,同時,合唱也是音樂中情感最豐富、表現力最強的演唱形式,其豐富的情感以及多層次的旋律,能夠引領學生走進獨具魅力的合唱世界。在生本理念下開展合唱教學,音樂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阮航.“合唱”與“創作”為主導的中學音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2]郭志玲.生本理念在高中美術課堂的應用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3]朱江.結合新課程理念的高中合唱教學多元化發展淺析[J].黃河之聲,2015,09:56-57.
[4]《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總目錄[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3:120-168.
[5]劉思聰.新課改下的中小型城市高中音樂教育高效課堂設計之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6]郭宇.高等院校音樂劇人才培養(本科)課程設置與實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薛躍先(1983.2~),女,河南嵩縣人,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