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摘 要: 隨著小學音樂教育在我國的大力推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率的發展問題不斷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出現,在這其中新形勢下強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率的效果,是直接關系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最后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合唱教學 教學效率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意義重大
我們在課堂上為了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感覺、對藝術的感知,開設音樂課程進課堂是十分必要的,促使孩子們全面發展,陶冶情操十分有必要。小學音樂課程規劃指出:“音樂教學應該是孩子們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并且要面向的是所有學生,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因材施教,以音樂的審美為核心,加大對音樂的參與,提倡對音樂的創新和理解,支持多元化個性化并伴隨著科學完善評價機制的教學活動。”這充分說明小學音樂課堂對學生的重要性。
具體說來,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能夠增強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力:在小學開展的欣賞音樂課程,可以讓學生增強藝術修養,感受美聆聽美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對實現我們國家現階段的素質教育有很大好處,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綜合素質。其次,在大力發揚民族音樂的同時,能夠讓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智慧,發揚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讓傳統的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并且能增強學生的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愛國熱情,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此外,音樂課程能夠增強學生的聯想能力,通過音樂聯想到所要表達的場景,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二、當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1.音樂教師專業水平比較低
根據調查與研究,許多小學音樂教育在開展時不愿意進行合唱教學,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習合唱對于學生的綜合性的音樂素質要求較高,而且在進行教學時其開展難度較大。所以我國的現行條件下,許多學校有意識到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學內教授音樂的教師多是由許多其他科目的教師兼任的,而這些代課的教師并沒有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也沒有專業性地接受過訓練,所以其缺乏教授相關知識的水平,在進行教學時多是以書本為主,難以真正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一般教師都不愿意采用合唱教學方式,因其難度太大,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難以體現出其合唱教學的效果。
2.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
我們進行音樂教學主要是想讓學生從中體驗對氣息的控制、音準的掌握及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等,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每一個環節使用不同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掌握音樂中的知識要點。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的內在原因,造成專業水平不足的現象嚴重,直接導致老師無法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也無法對學生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情況下的音樂教學了,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方式會讓學生對于其學習失去興趣,不能有效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以調動,所以這對于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了不利影響。
3.缺乏濃厚的興趣
合唱是一項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極嚴的音樂學習方式,在練習合唱的過程中,教師會要求每一個參與的學生都準確唱出每一個音階,并且學生要對不同聲部進行演唱,而進行合唱時每一個學生都會有不同部分的演唱,要想其演唱的效果和諧,那么就要對其進行專業性教學,還需要學生進行大量前期練習,保證學生不會在練習過程中產生枯燥的感覺,保證學生態度不會從開始的積極發展到后期的消極,這都需要教師在其中進行整體教學節奏的引導。
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
1.音樂教師要在課堂中對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其學習效率進行調動,而學生對于學習的動力來自于其興趣,所以我們在進行合唱音樂的教學時,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的合唱音樂的興趣加以提高,我們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主要應該從兩方面進行:首先是教師自我專業知識的提升,小學教育與初中教育不同,學生自率性較差,其興趣來源多是由對老師的喜愛才形成的,這時就需要音樂教育的老師能努力提高自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對其音樂教學的方法加以創新,對于合唱教學進行精心組織,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是提高學生對于合唱音樂的欣賞能力,小學生對于合唱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時要對其欣賞能力進行提高,使得小學的同學們能從合唱中體會到歌曲中的感染力與其表現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
2.對于學生的合唱能力進行提高,由于合唱教學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在進行合唱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的不同聲部間進行相互協調與配合,以一種統一、和諧狀態進行合唱表演,那么我們在進行合唱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就是對合唱中的一些專業的技巧進行指導,比如呼吸的方法。其次老師要指導學生控制氣息的方式,使得學生合唱中的不正確氣息得到更正。最后對于學生的音準與節奏加以把握,使得學生在合唱時對不同聲部進行轉換時可以保持連貫性,這都是提高學生合唱音樂能力的辦法。
3.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合唱與普通唱歌方式不同,其中具有多個聲部,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多是將不同聲部劃分,而將不同學生按照聲部進行換分,這就使得學生掌握存在較大困難,使得學生容易產生不同聲部間的串音,所以老師在教授學生合唱技巧時必須加強學生對不同聲部轉換與其引導過程的學習,確保將其中不同的聲部統一,且對于合唱的曲目難度加以控制,讓學生可以以一種輕松的方式開始合唱學習,其整體的學習的有效性也可以得到加強。
綜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率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為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價值。隨著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不斷開展,對合唱教學效率的研究工作也將成為保障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李秧秧.淺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措施[J].新課程(上),2015,05:119+121.
[2]徐寧洪.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J].快樂閱讀,2011,14:94-95.
[3]謝劍芬.淺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2,02:122-123.
[4]王錦.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音樂,2015,2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