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陽 延璐 付鐵巖
摘要:《網絡營銷》課程思政圍繞“立德樹人”目標,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構建相對科學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通過課堂內外有效的教學組織和運行,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準確認識人性和社會,客觀認識世界,成為勇于承擔責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網絡營銷;課程思政;課程目標
一、《網絡營銷》課程思政的意義
(一)課程思政改革是貫徹全國思政工作會議的需要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狹義的“思政課程”,更要與國家的教育高度相統一,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出發,發揮專業課程的德育功能,把價值引領貫穿在專業課程教育中,努力實現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開展《網絡營銷與創業》課程思政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網絡營銷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應運而生。網絡營銷環境中,消費者有權知曉信息和自我保護,然而我國網絡營銷環境中存在一些倫理失范現象,如虛假廣告宣傳、侵犯知識產權、侵犯隱私權及傳播不當言論等,影響了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更危害了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同時,在新形勢和新需求下對網絡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與之配套的具有思政政治格局的網絡營銷人才,特別是復合型、實用型網絡商務人才奇缺。《網絡營銷》課程思政研究順應了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網絡營銷》課程思政建設目標
第一,更新課程標準,建立《網絡營銷》課程思政資料庫。
將課程思政內容納入《網絡營銷》課程,明確思政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網絡營銷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具備漸變網絡信息的能力,具有正確的網絡營銷價值觀,具有從事網絡營銷專業領域工作的方法素質和就業能力,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敬業精神等。梳理各章節知識點,系統建立思政內容資料庫。
第二,完善課程考核方案,增加思政考核模塊。
將課程思政模塊納入《網絡營銷》課程考核方案。確定將課程專業知識和技能模塊的考核比例壓縮至80%,將課程思政模塊的考核比例提高至20%。把課程思政考核模塊包括網絡營銷法律法規和網絡營銷職業道德兩部分,通過法律法規試題測驗、倫理道德論文寫作等方式,著重考核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是否知法懂法,是否樹立正確的網絡營銷職業觀和價值觀,是否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
第三,將思政思維和專業知識技能相結合,在培養學生有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法律知識基礎性,進行跨學科知識的拓展,豐富了學生學科知識體系,以網絡營銷為主要內容,將網絡營銷和商務、政治、經濟、金融、新媒體技術、人力資源等知識進行跨學科交叉學習及應用,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增加了學科“跨界”知識的學習及應用能力,將理論和實踐更緊密的結合起來。
要完成課程育人的根本任務,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要多樣化,需要運用合適的方法將專業知識內容與思政的德育內容巧妙關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正確的價值導向,實現育人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強調以下內容:
第一,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課前學生線上自學網絡營銷法律法規和網絡營銷職業道德,課堂線下答辯驗收的教學模式。采用課前線上自學的方式,教師在課前向學生提供優質網絡營銷法律法規和網絡營銷職業道德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預先線上自學,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通過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媒介和工具,在課前完成線上知識的學習。進入課堂線下互動學習,這個部分是學生與老師共同參與的,即課堂成為老師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
第二,教師鼓勵學生就網絡營銷法律法規和網絡營銷職業道德進行演講、答辯并自主討論,通過引導和答疑,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吸收和應用,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整理學生課前的疑問點,通過課堂交流探討解決學生的疑問,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和溝通。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仔細閱讀教師提供的資料,課間應積極參與討論,勇于表達和積極探索。課堂上,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熱烈討論,有利于對知識的進一步探索和掌握。
第三,在學生有了基本的網絡營銷法律法規和網絡營銷職業道德知識鋪墊之后,進行了以網絡營銷為基礎,融合商務、政治、經濟、金融、人力資源管理、新媒體技術等知識學科跨界交叉的學生培養模式。以網絡營銷為基礎,通過經濟管理類、計算機等相關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交叉專業融合人才培養,拓展了學生知識的廣度,提高了學生的政治視野和思政法律素養,豐富了其知識體系,提高了網絡營銷的實際應用效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對于社會多樣化的人才需求實現了最大程度的滿足,也提高了學生對就業市場的適應性。在學科交叉專業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支持下,能夠將社會需求的滿足作為教學的重點,實現創新性、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琳."思政元素"融入高校網絡營銷課堂教學的途徑探索[J].青春歲月,2019(23).
[2]幸郁芊."大思政"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網絡營銷課程的意義探究[J].校園網絡營銷,2019(24):30-30.
[3]許晏瑋.融入"思政元素"的綜合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探索[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9,32(02):112-116.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李陽陽(1979.9-)女,漢族,陜西人,碩士,副教授。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
研究方向:網絡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管理類專業英語
第二作者:延璐(1992.2-)女,漢族,陜西人,碩士,講師。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
第三作者:付鐵巖(1975.3-)男,漢族,山西人,碩士,副教授。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營銷企劃實務、戰略管理、服務體驗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