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闊
摘要: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加強對合唱教學的重視,通過合唱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階段由于教師缺乏對合唱教學的認識,以及學生基礎能力之間存在差異,導致在加強合唱教學時面臨著一些困難,需要教師通過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提高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本文主要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為提高合唱教學有效性提出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合唱教學;有效教學方法
引言:
合唱是一種能夠培養學生協作能力的集體活動,在合唱教學中學生還能加強對演唱技巧的掌握,現階段隨著對學生全面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合唱比賽已經成為了較為常見的競賽項目,需要教師加強對合唱教學的重視。信息化時代下,為了實施有效的合唱教學,教師需要注重傳統教學理念的轉變,并且對教學方式作出創新,加強信息技術與合唱教學的結合,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和藝術感知力。
一、當前音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對基本樂理知識的掌握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教學的基礎階段,多數學生在此之前并未接受過音樂教學,不僅缺少對合唱教學的認識,還不具備相應的基礎樂理知識,加上學生在音樂天賦的體現上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基本音樂水平參差不齊,在學習過程中對合唱技巧的掌握存在差異。小學生多數在音準上存在問題,甚至相當一部分學生具有五音不全的現象,影響到合唱教學的效率,并且學生缺乏對合唱技巧的掌握,對于合唱教學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對音色、聲部等概念沒有基本了解,為教師進行合唱教學帶來了較多的困難。
(二)教師缺少對教學模式的創新
由于以往的音樂合唱教學中主要采取傳統教學手段,教師通常忽視了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為了提高合唱教學的質量,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基礎,還需要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其更加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教學耗費的精力,可能存在忽略合唱教學的問題,對此需要教師提高重視。此外當前我國教師、學生和家長普遍缺乏對合唱教學的重視,需要教師加強對先進教學模式的探索,現階段由于教師對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教學缺乏專業性,不能有效發揮合唱教學的價值[1]。
(三)缺少信息技術的運用
在信息化時代下,信息技術已經逐漸在教學中得到了普及,通過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課堂趣味性,并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合唱教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通過單一的理論知識講解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由于教師缺少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導致學生缺少對合唱魅力的感知,不能有效提高學生加強合唱學習的興趣。
二、實施有效合唱教學的策略
(一)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制定對應的教學策略,在音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基礎能力差異較大,教師更應該注重因材施教。在合唱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通過一些基礎性課程提高學生的音準和節奏感,讓學生在合唱中充分發揮和體會自身價值,從而提高對合唱練習的興趣[2]。
首先教師應該加強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識譜能力是學生進行合唱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增強識譜教學中的趣味性,滿足學生個體旺盛的好奇心。其次教師需要鍛煉學生的音準及節奏感,音準決定著能否將歌曲演唱好,教師要提升學生對于音階的分辨、演唱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彈奏《理發師》、《種玉米》等曲目,鼓勵學生鍛煉聽音辨音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適當做出示范,防止學生對于音準的認識出現偏差。節奏感也是演唱歌曲的關鍵,教師可以加強相關練習,例如三連音節奏訓練等。
(二)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新課改背景下,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等多樣化手段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教師應該加強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創新,避免教師演示、學生跟唱的機械化教學模式,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例如在《新年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教室進行布置,通過貼窗花、對聯等形式為教室增添新年的氛圍,通過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能夠加強對合唱訓練的熱情,同時通過情境教學能夠加強教學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歌曲中蘊含的感情,提高學生在合唱時的情感表達,提高合唱教學質量。
(三)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
當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逐漸得到了普及,然而教師普遍缺少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對此需要教師主動學習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并且對合唱教學和音樂教材進行深入了解,將信息技術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結合,提高信息技術在合唱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音樂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和鑒賞性的學科,教師需要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學習其中的演唱技巧,再進行演唱[3]。例如在《賣報歌》的合唱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加強學生對歌曲背后故事背景的了解,隨后為學生展示對應的合唱視頻,提高學生對合唱練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參加與到合唱練習中,并且對歌曲表達的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加上教師缺乏對合唱教學的重視,導致合唱教學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對此教師需要積極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通過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高合唱教學的趣味性,此外教師需要注重其學生基礎演唱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掌握了基礎演唱技巧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合唱練習,提高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婉玲.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24):48-49.
[2]許春艷.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20(36):21-22.
[3]魏晗.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思考分析[J].求知導刊,2020(5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