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政
摘要: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常常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并且為了保障學習進度,多數科學教師在教學時都沒有為學生創造足夠的思考空間與思考時間,學生的問題意識并沒有有效地培養起來,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對于科學知識只是一知半解,理解得并不充分,學習興趣也并不強烈。要知道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若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自然就不會對學科內容有所疑問。為此,教師要思考怎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研究
引言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不是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忽略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會使學生的思維產生惰性,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逐漸喪失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而科學是一門需要探究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符合科學課的教學理念,也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標準,因此,在小學科學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具備發現問題、提出質疑、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小學科學課教學的目標,也將直接影響了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需要教師發揮好其引導作用,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教會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茖W教學內容中有很多都是學生并不熟悉的內容,全部讓學生自己思考顯然是不合理的。此時,需要小學科學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將比較困難的知識拆分成不同的小點,通過提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思考并且得出正確的答案。為了讓問題情境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教師在應用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首先就是要控制問題的難度和數量,過難過多的問題都會影響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而言,輕松且愉快的思考環境與問題難度才是保證學生思維活躍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其次,就是要為學生預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部分科學教師雖然也采用了問題情境進行教學,但是并沒有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究其原因在于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充分,這樣導致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減弱,問題意識也就較為淡薄。以“植物的生長變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等,然后讓學生思考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樣來的?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來的等問題,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再出示證明圖片驗證學生的想法是否正確,從而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能夠提出問題的前提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只有學生學會觀察,才能夠發現讓自己產生疑惑的內容,并以此提出問題。例如,在進行《紙的觀察》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提前準備各種各樣的紙,也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自己感興趣的紙,在開始上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對紙進行觀察,可以和同學進行討論,讓學生發現紙的特點和不同,并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點和不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能會從紙的形狀、材質、顏色、折疊等方面來講述紙的特點和不同,在學生發表完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比如有的紙邊緣纖維很多等,用這種觀察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紙進行探究的愿望,成功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根據對于小學科學這門學科的性質進行分析,小學科學這門學科是一門依靠學生進行活動和需要學生進行實踐的學科。例如在學習“大樹和小草”這一課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理解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學會區分小草和大樹的不同之處。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分享一些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的小草,比如:三葉草、狗尾草,通過讓學生認識這些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的小草,引導學生觀察和記錄狗尾巴草。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教師應注意讓學生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總結大樹和小草的不同之處,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增強學生對于科學這門學科的基本認知。
四、以激勵性評價為主,提升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自信心
教學評價是影響學生學習心態的一個重要因素,小學生對權威的崇拜感促使學生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十分在意。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具備提出問題的自信心,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師應該以激勵性評價為主,提升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自信心。例如,在進行《畫葉》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年紀以及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畫樹葉的方式讓學生對身邊的植物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己觀察并準備各種各樣的樹葉,教師同樣準備好各種各樣的樹葉,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先讓學生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樹葉進行觀察,然后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光禿禿的樹干,然后讓學生給樹干增添上葉子,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畫出想要增添的樹葉,然后進行展示并討論,在學生提出問題時進行鼓勵和解答,比如學生提出“為什么葉子的形狀不一樣?”這樣的問題時,可以先夸獎學生“你觀察得很仔細,而且提出的問題與今天的教學內容關系非常密切,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然后給學生進行解答。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養成。
結束語
總而言之,問題意識是學生進步的關鍵,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因此,教師要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寬容和諧的教學氛圍;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做好問題意識有效培養的引導工作;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教學內容形象化,以此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何建軍.淺談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寫算,2020(29):46+48.
[2]彭蕾.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J].內蒙古教育,2020(12):92-93.
[3]尹慧.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11):202.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大龍鎮崇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