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雯雯
摘要:高中政治學科作為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載體,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是政治教學職責和使命所在。從其學科性質來看,理論性和社會性并存以及時政性強的特點是政治學科的優勢,同時,也是其相比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劣勢。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讓政治課堂成為學生前進道路上的“燈塔”則成為每個政治教師必須積極思考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政治知識的理論性較強的特點為其落下了“死記硬背”的印象,政治課堂天馬行空,侃侃而談也已成為“常態”,這樣的教學狀態不僅是教師惰性的表現,更會使學生難以掌握簡單知識背后的意義,與現階段提倡的“素質教育”和“課改精神”背道而馳。尤其是對于身心發展成熟的中學生來說,政治課堂作為學生價值觀念和思想境界進一步提高的有力載體,課堂教學高效性與否深深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觀和思想觀的深度和廣度。那么,在面臨高考的緊張形勢下,如何讓政治課堂高效而不臃腫,簡單而不乏深刻尤為重要。從目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來看,理論和實際相分離,嚴正的說教僅能在成績上發揮出一點作用,但就學科素養而言,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仍任重而道遠。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從理念到行動上做出根本性轉變,改變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固有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知識與素養的全面發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同時,也應保持高水平的政治學習效率,為自身升學做好實質性鋪墊。基于此,筆者將從“優化導入,激發興趣、媒體探究,增強理解、時政引導,豐富視野”三個方面入手,對此展開具體闡述。
一、優化導入,激發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政治的基本前提,作為未來國家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心存天下、憂國憂民”是每個中學生應有的學習態度。從以往教學效果來看,學生政治學習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課堂缺乏活力,學生興趣不足以支撐學習動力。因此,在新形勢下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把導入環節作為轉變教學的“第一步”,以適當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開展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上政治課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在課堂導入上下功夫。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利用問題情境、舊知識、談話等形式作為導入,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確定導入的形式和內容,比如,在復習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通過具體的生活案例作為導入,以激發學生思考,使其在案例探究中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媒體探究,增強理解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人心,眾多教學手段爭奇斗艷,有的日落西山,有的朝氣蓬勃。而多媒體作為一種經久不衰的教學手段,其視聽結合的優勢明顯,能夠為學生帶來別致的課堂學習體驗。因此,面對理論性較強的政治課堂,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在適當的時機借助多媒體來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上政治課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以多媒體的手段來輔助教學。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手段精心制作課件,通過微課幫助學生梳理重點,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同時,創設合理的多媒體情境,增強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多媒體來豐富學生復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制作課件,鍛煉學生概括和總結能力。
三、時政引導,豐富視野
時政作為政治課的專屬,了解時政,增強時政意識既是高考改革以來對學生重點考察范圍,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引入豐富的時政素材,開拓學生的思路,使其能夠在對時政的分析中提高自身認知能力,為進一步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上政治課時,為了提高高三學生的復習效果,教師應重點把握時政熱點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時政來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梳理,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其復習效率。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具體的時政熱點,讓學生了解國家大事,關注輿論走向,并在探究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此一來,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同時,使其在時政探究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既是應高考之需求,同時,也是課改之必要。無論如何,課堂教學的本質和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只要圍繞這一目標,任何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都值得嘗試。作為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既要把握教國家政策導向,同時,也要聯系教學實際,因地制宜,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李杰鋒.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技巧[J].考試周刊,2021(46):133-134.
[2]趙涵陽.新時代背景下的高中政治個性化教學方法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1):90-91.
溫州市第八高級中學 浙江 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