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斕
摘要:在新形勢下,生活化英語教學模式作用日益突出。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教師需要結合時代教育趨勢,以及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為學生探究出一條可行的生活化教學方式。通過解讀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不斷發揮生活化的效用,從根本上為學生提升英語能力奠定基礎。本文圍繞英語教學生活化,對其內涵及策略進行簡要性的分析,希望能夠為小學生學習英語明確方向。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英語;內涵;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的年齡,如果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就能增加教學氛圍的生動性,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小學英語教學中生活元素的融入策略,旨在帶給學生生活化的學習體驗。
一、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育工作人員越來越重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探究。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就是有效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與生活,使英語教學與學生經驗可以融為一體,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環境中,有效聯系各種各樣的活動與作業,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化情境中對英語進行學習,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與教師間的英語對話交流,使英語教學更具生命力,提高英語教學的形象化與直觀化。在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中蘊含的思想理念存在多個方面,第一,生活化教學需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充分發揮,注重對學生生活體驗的尊重,加強對學生現實生活的關注,使教學可以充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第二,生活化教學屬于情境化教學,其需要教學過程更具情境化,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符合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經驗世界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捕捉,開設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英語課程,搜集與學生生活相符的教學資源,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二、小學英語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1.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
中,教師一味地進行詞匯和固定句式講解,過于強調學生詞匯量的掌握,學生對單詞和語法死記硬背,導致其英語知識不能在生活中得到靈活運用,其英語課堂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而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只有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知識學習,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才能更牢固。因此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興趣愛好的挖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些英語兒歌的節奏比較明快,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簡單,容易上口,這些兒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鍛煉。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分享,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與表揚,就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積極主動地表現自我。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添加一些實物模型和圖片等作為輔助,在模型和圖片的播放過程中,可以配備相應的音樂,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趣味性。教師在進行有關于動物單詞的相關教學時,就可以通過一些圖片和視頻來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還可以對課堂氣氛進行渲染,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而在一些其他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表演,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相對簡單,同時其教學效果比較顯著。
2.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學生在進行外語知識學習時,周圍的環境與課堂氛圍對學生學習效果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最先接觸的就是課堂和校園環境,除了英語課堂之外,多數學生都不會自覺形成講英語的習慣。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講英語,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鍛煉,還可以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科學培養。此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校園遇到同學時可以主動的利用英語打招呼。教師在課堂中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說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一些物品貼上英語便簽,讓學生可以經常看到這些英語,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的生活中滲透英語學習。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在課堂以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庭環境對學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當前一些家長并不能輔導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學習,因此教師就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可以在家庭中仿照學校的標簽方法,在家里物品上貼上相應的英語便簽,還可以購買一些與英語知識相關的影片光碟等,在家里與學生共同觀看,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課堂知識得到有效鞏固,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3.有效結合理論與實踐。英語語言學習不僅需要學生對
讀寫能力逐漸掌握,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聽說能力。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在課堂中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這就使其教學逐漸偏離了語言學習方法。在當前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語言屬于學生掌握信息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獲取相應信息的最初環節,在溝通與交流過程中,聽力理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生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啞巴式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書寫能力,還要奠定良好的英語口語基礎。學生具備良好的口語基礎,對其未來英語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就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聽和寫的能力,還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中鼓勵學生敢開口說,會開口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在講臺上利用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還可以組織學生分享簡短的小故事或小情節。而對于那些膽小內向的學生,教師更要給予他們較多的鼓勵,讓他們敢于發言,同時要給予他們適當的表揚,不斷增強他們的信心。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組織一些情景對話,使學生對自身才華進行展示,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課堂中要為學生創造較多的對話機會,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逐漸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教師需要讓教學內容生活化,學習方式生活化,更需要讓教學目的生活化。只有這樣,才能讓英語課堂由內而外散發生活氣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倪潭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9(09):68-69.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第三小學 0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