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重視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科品質,但課程教學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將學生內心的學習想法激發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之中自然形成一種學習思維習慣,這樣學生才能以更好的心態去學習和理解閱讀素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核心素養;探討
前言
閱讀有助于學生修身養性,同時也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可是,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有些教師將重點集中在了技巧的教學,對閱讀內容中的文學思想和文化精神挖掘不足,不利于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影響到閱讀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效果。基于這個分析背景,將結合語文閱讀課文之中的內容,盡可能將內容之中的思想意識提升起來。
一、遵循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趨勢,加大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是一個獨立而有思想的個體,更應突出起學生的素養,引導學生在閱讀領域之中發展自我的學習優勢。所以,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核心素養培養,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能增強自身的文化涵養。那么當前教師需要遵循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趨勢,以素養為指引,鼓勵學生自覺發現自己,自覺去探索閱讀文章之中的素養內容,以使得學生在自我認知和自我探索之中形成素養。但是,一個良好素養的培養仍離不開教師的學情調查,而調查需要教師深入學生內部,去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討[1]。其中,教師落實好學生實情調查,好比說他們性格上比較好動且敏感,易被一些小挫折、小問題而挫敗精氣神,以使得學生從自我內部形成一定的抗壓學習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以《蝙蝠和雷達》閱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除了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字生詞、課文內容之外,還應該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從而感受文學的魅力,并充實自己的文化知識領域,以將這些知識轉為化自己的思想能力,主要傳遞了科學家善于發現問題,善于研究問題、善于從事物中受到啟示和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那么以此內容為研究基點,讓學生根據文章中的科學精神展開思索,以使得學生在思索之中提升素養,這才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本質。但是,教師要懂得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些科學家研究蝙蝠夜里飛行的視頻資料,以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學習氣氛,使得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科學家實驗的經過,讓學生可以從較為直觀和完整的試驗經過之中尋找到科學知識的規律,以走出課本內容之中的束縛,讓學生從知識之中看到科學精神的價值。
二、根據課程內容展開拓展閱讀訓練,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素養
如在學習一篇語文課文時,課本中的閱讀素材內容比較有限,教師應該適當拓展和延伸閱讀內容,使得學生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訓練,這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知。同時,在參與訓練過程中,學生的大腦思維也得到一定的開發,鑒于這種作用,走出一貫的灌輸教學,從課外領域之中尋找拓展閱讀教學的角度與方向,如以實踐活動組織為基點,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教師就需要搜集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閱讀素材,讓學生的眼界有所擴大,使得學生可以繼續去探討課程知識。在閱讀教學課中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會遇到許多精妙的句子以及對話,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理解的意思與同學之間進行對話,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話,敢于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以使得學生走出自己思維的束縛,從而實現閱讀教學的創新化。出于這些種種的目的,讓學生重新去認知語文閱讀世界,重新去探索語文閱讀之中的內容,使得學生再去思考語文課程問題、感知其中的思想精神,從而幫助學生重新認知自我、提升自我的素養。
以《蟋蟀的住宅》教學為例,當前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思維,對課程內容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經歷進行拓展性教學,加入一些有趣的課外輔助教學素材,從而讓學生多了解一些關于課文的知識信息。比如說,這篇閱讀內容選自于法布爾的《昆蟲記》,而課本之中的素材是節選的,且可以用于研究的內容也不多,唯有懂得結合多元閱讀素材去感知其中的思想,才能讓學生了解多一些昆蟲的有關知識,使其主動去體會組織法布爾是如何觀察、記錄和說明昆蟲特點和習性。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們將自己讀到的有趣內容記錄下來,以獨立成冊并用于與其他同學交流,讓其他同學可以看一看自己寫的、實踐的內容,從而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汲取自己比較容易遺漏的知識信息。
三、設計有效的閱讀討論環節,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且有效的閱讀討論活動,如比較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即比賽性質的討論環節,向學生拋出不同的語文探討問題,使得學生感受到互動問題的趣味性。此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最佳閱讀素材并開設閱讀探討課。其中,語文素材是非常多的,教師要懂得有所創新,才達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必須篩選出適合學生的閱讀素材,引導學生通過一定的技巧進行閱讀,再由學生根據自己全篇閱讀得來的理解來與同學們進行討論。但長時間的死記硬背將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逐漸遠離素養提升的境界,無法使得學生的閱讀和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其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設定不同的學習問題,如從淺層問題到深入問題,讓學生先從淺層問題理解課文,再去深入課文內容內部,以使得學生能夠挖掘有用的知識信息。
以《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教學為例,教師要懂得另辟蹊徑,采用多元方式,如直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探討課文內容之中的思想,從而幫助學生構建起良好的閱讀學習思路[2]。比如,引導學生們猜一猜老虎有什么本領?為什么課文題目寫的是一只“窩囊”的老虎呢?教師運用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方式,逐漸影響學生展開一系列的閱讀問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讓學生體會研究問題的快樂,進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感知能力,最終激發學生潛在的多方面閱讀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肩負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任,從閱讀的內容和方式等方面,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核心素養,使得學生能夠深刻的學習和體會閱讀中的精神和思想。
參考文獻:
[1]劉珍.小學語文閱讀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初探[J].新課程,2019,10(8):181-181.
[2]孫永銘.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校外教育,2020,30(9):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