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霞
摘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一定不能忽視班級管理,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道德水平。文章基于此點,對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進行研究,以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真正地讓他們的心靈發生強烈的觸動,提高學習實效。
關鍵詞:德育課堂;語文教學;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
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的班主任一般都是由某一科目的老師擔任,而語文老師兼任班主任,具有天然的學科優勢,他們能夠以獨特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班級管理中占據獨特的優勢,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有效互動,進而實施有效地管理,形成獨特的自我管理風格,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實效,強化德育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的價值
一方面,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學科知識。它與其他的學科相比,具有一定的啟蒙和引導作用。所以語文學科課程的安排是比較緊密的,那么語文教師就能夠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機會。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就能夠對學生做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這樣便能夠為后續的班級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管理效能;
另一方面,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比較多,主要包括了基礎的識字教學、古詩詞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等內容。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已經不僅僅在于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儲備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要通過語文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他們的品行,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教學,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及情感價值觀,能夠整體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實現語文教學與德育教學的有機結合,進而優化班級管理。
二、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的策
(一)深挖語文教材,注入德育教學內容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挖掘課本教材中與班級管理相關的知識內容,實現德育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將他們培養成為符合國家“德才兼備”人才培養標準的良好新青年,提高班級管理實效。
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教材中,教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這篇文章中的作者以一種生動的、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圓明園的美麗與風華絕代,也以清晰的文筆描繪了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破壞時的場景。通過這樣一個強烈的對比,能夠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激發和感染,能夠讓他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惋惜,對外國人的侵略感到痛恨,進而激發出他們潛藏的情感和精神。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這一知識內容之外,就應該積極地拓展愛國主義教育,要讓學生以史為鑒,努力學習、努力奮斗,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壯,自覺地承擔起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重任,讓自己成為未來國家需要的人才,推動社會的發展,進而實現對他們的德育教學,優化班級管理。
(二)課外拓展閱讀,助養良好習慣
小學階段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文明行為習慣,讓他們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為后續的學習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借助一些班級活動、早讀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加強課內外的知識聯系,整體提高學生的閱讀實效,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儲備。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早讀的時候,朗讀《三字經》、《孟子》、《中庸》、《大學》等國學經典,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讓他們閱讀不同的課外文本,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給學生普及相關的課外文本,強化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和探索,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深化他們的知識應用。例如,教師在教學《少年閏土》時,這篇課文選自魯迅的經典作品——《故鄉》。那么在結束課程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補充《故鄉》的其他段落,讓學生進行閱讀,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進行有效地串聯,加強他們的理解和記憶,豐富他們對“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夠基于這一人物形象,感知魯迅先生背后所詮釋的情感和內涵,深化他們的思考,進而為后續的閱讀活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構建趣味課堂,灌輸正確價值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借助教學內容,為學生打造更加有趣的語文課堂,充分激發出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堂中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并且能夠通過自身的引導,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更為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中所展示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影響,實現他們思想道德品質的有效培養,進而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
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教材中,教師在教學《自相矛盾》時,就可以結合這一教學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扮演。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組建小組成員,然后基于自身對這一教學內容的理解合理地編撰表演劇本;其次,在學生編纂劇本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多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在談話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十分有趣的語言,也可以用一些更為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詮釋整個故事內容,將人物形象給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最后,教師可以單獨拿一節課,讓學生進行表演,一一記錄每一個小組的表演情況。在學生結束表演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分享,將自己的表演體會、表演過程心得給一一表達。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這種反饋,明確他們對這一知識內容的理解,然后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感知并領悟這篇課文的中心:做人應該實事求是,不能肆意地夸大事實,否則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和后果。學生通過這樣一個充滿趣味性的情景扮演活動,能夠確定自身的主體地位,獲得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培養自己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深化德育知識理解,強化德育素養,通過德育評價觸動自身的心靈,真正意義上地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紅霞.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38):39-40.
[2]蔣雨.小學班主任工作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劉易南.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5):147-148.
[4]韓奎紅.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結合的有效性探討[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5]滕麗英.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