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強
【摘要】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綻放著時代的美麗花朵,飽含著豐富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行為準則,對于學生的養成教育和人格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引領者,所以要利用多種方式提升輔導員的傳統文化素養。
【關鍵詞】中華文明;傳統文化;培訓體系;教研活動
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在于其擁有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與源泉。正因為有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夠讓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大潮中站穩腳跟。中華民族歷經風雨,飽經滄桑,卻能夠在今天仍然巋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閃耀著歷史與時代的光芒,憑借的“根”與“魂”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祭奠下來的優秀文化。古圣先賢、仁人志士們提出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論斷,充分闡述了人類自身、人與自然之間最樸素的聯系,到今天仍然影響著我們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起到關鍵作用。輔導員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合到學生的日常教育中,必然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適合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完美人格。而在全球數字化、網絡化、經濟一體化的歷史背景下,信息與大數據時代已悄然來臨,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了多元文化浪潮的沖擊,且中國又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和深刻變革時期,所以順應社會發展趨勢,處理好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就顯得非常重要。立德樹人這一任務的重要肩負者之一是輔導員,輔導員從一定程度上承擔著知識的傳授者、文化的傳播者的重要使命,傳承著優秀的文化基因。這就要求,千方百計提升輔導員傳統文化素養,讓輔導員首先成為合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這就必須加強輔導員的隊伍建設。
一是建設輔導員學習型工作室。首先要提高輔導員的思想認識,讓他們明確傳統文化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只有輔導員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從思想上予以重視,有利于日后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只有重視才能更加以身作則,用身體力行的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積極的價值觀影響;進而,對廣大輔導員和學生采用文件查閱、座談訪問等多種調查方法,摸清當前輔導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輔導員利用版團課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式,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牽引,全面構建關于輔導員的學習型工作室。在工作室中,利用線上線下,定期開展以語言文字、曲藝經典、傳統美術等多種方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也可以按照不同輔導員的不同專業、不同興趣、所帶的不同專業的學生分類學習,建立不同專業、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習工作室。引導廣大輔導員,立足當今社會現實,學習傳統文化內涵,理解青年使命與時代價值,將定期集體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培養其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方法,有序推進輔導員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
二是構建輔導員優秀傳統文化培訓系列課程。對于輔導員的學,不能閉門造車,故步自封,應當采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策略。對于“走出去”,就是要組織廣大輔導員進行集中培訓,尤其要將地方性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培訓中來。對于輔導員的培訓,應當說是一種繼續教育的培訓,是建立在廣泛的輔導員本身所具備的帶班經驗和良好的教學水平基礎之上的,所以培訓時著重注意提升他們對地域傳統文化的鑒賞和傳播技能,講授具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建筑設計、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內容,首先讓他們建立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回校后可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鼓勵學院、專業或者班級研發適宜本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引進來”就是邀請著名教育專家學者,傳統文化傳承研究人到學校開展講座、組織論壇,指導輔導員在校本研發、傳統文化宣傳、校園活動設計、班團會各環節中的具體應用與實踐。
三是組織輔導員進行傳統文化教研和交流活動。組織輔導員進行傳統文化教研活動時,一方面,對于本校的輔導員,可以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特點,由輔導員輪流在班團會上展示傳統文化成果,其他輔導員要到現場觀摩,對班團會的內容安排、教學重點、教學設計、授課過程預計深入的評價和研討。通過相互觀摩和交流,讓廣大輔導員都能夠學習相關的教學技巧,積累教學經驗。另一方面,定期選派本校優秀輔導員,參與校際、市際或省際之間的展示和競賽,以賽促學,以學促行,最終促進越來越多的輔導員提升傳統文化素養,成為新時代合格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許筱靖.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生成機理及涵育路徑[J].教育評論,2019,(7).
[3]湯亞玲.基于價值觀自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構建[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