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教育承載著啟蒙教育的重任,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言行習慣等都在逐漸養成,而其中教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引導角色,是學生重要的指路人,而農村教師卻面臨著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制約,極大程度影響著農村初中教育質量的提升,這一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基于此,本文針對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教師的人文關懷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落實人文關懷,使其成為貫穿教師管理的指導精神,真正促進農村教師的進步。
關鍵詞:人文關懷;鄉村振興;農村教師;教育
引言:人文關懷的宗旨即是“以人為本”。在教育愈發受到重視的今天,教育振興是鄉村振興、城市發展以及國家進步的源動力。而針對校園管理而言,不僅要切實的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生關懷力度,同樣也要給予教師十足的關懷,尤其是對于農村教師而言,他們更迫切需要學校人文關懷的落實,這是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同時也是衡量學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通過十足的人文關懷,最大限度挖掘教師的創造力,是學校管理不可忽視的關鍵課題。
一、人文關懷的概念
人文關懷是人文精神的思想核心,以十足的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豐富人、發展人、完善人,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關鍵性價值取向。農村校園中教師承載著九年義務教育的重擔,教師的教學和學生今后的發展息息相關,不僅僅影響著知識傳授,更關系著學生的全面發展,但由于農村教師普遍存在較強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加之學校人文關懷落實不到位,就很大程度地影響了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與教育質量的提升。在新課改的推行下,素質教育備受關注,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條件下,教師的人文關懷也隨之受到重視,將其提到正式的日程上來,對調動教師積極性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
二、農村中學教師生存現狀
1.農村教師待遇差,教學資源較為有限
不難理解,農村教師的薪酬相對較少,付出的辛苦與薪酬不成正比,這嚴重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雖然教師是一項神圣的工作,但薪酬福利相較于城市相差太多,難免會造成心理的不平衡。目前,我國提高了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大部分資金都用于校園建設,教師收入雖有所提高但改善有限。此外,社會也普遍存在“城市教師高出農村教師一籌”的心理,導致農村教師的成就感有限,不利于高效教學的推行。
2.農村教師負擔重,工作挑戰性嚴峻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城市尋求發展,而農村出現了大批的留守兒童,他們缺乏父母的關愛呵護,性格出現一定的缺失,而這就需要教師扮演更為多元的角色,教導學生知識,呵護學生成長,加強了教師的負擔。與此同時,農村教師通常住宿校內,早晨出早操、上自習,晚間監督晚自習,應對繁重的備課、作業以及教學評比等,還需要在工作之余參與各類培訓,在多重壓力之下,教師展現了身心俱疲的狀態,使教師教學負擔過于沉重,挑戰過于嚴峻。
3.農村教師成就低,自我提升動力不足
農村和城市的差距仍然較為明顯,導致大量的優秀教師流失,生源也處于逐漸減少的態勢,尤其針對升學率而言,農村學校遠遠落后于城市學校,這就導致家長更加不信任農村教師的任教能力,導致農村教師的心理壓力較為嚴重,擔憂不被家長所理解,也無法獲取工作上的成就感,這就嚴重制約了自我提升的動力,不利于農村教師的自我提升。
三、農村學校教師生存現狀的原因
1.行政管理方面
首先,對于我國的教育事業而言,雖然整體投入較為可觀,并且也積極重視農村校園建設,但由于教育由政府統一方針管理,就導致地方教育落實有限,也就是說總體方針引領科學,但實際落實卻流于形式[1]。其次,政府對農村教育、教師政策上的傾斜,下放到農村教育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變質。最后,城鄉教育差距縮小力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缺乏資金、教師待遇有待提高。此外,針對當前的農村校園管理而言,管理者忙于制度完善、教學評比等方面,而忽略了對教師本身的關懷。
2.學生方面
目前大部分的農村居民都逐步地走入城市,將孩子托管于父輩,而初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他們的學習熱情不足、天性頑皮,加強了教師的管理難度,并且家長的配合力度有限,無法實現針對性地幫助。同時,農村環境相對一般,導致孩子視野不夠開闊,加之缺乏關心,就會導致樹立了不正確的三觀與道德修養,從小就缺少父母關愛的他們,無法理解教師所付出的辛勞,缺少對教師的尊敬與認可。
3.家長方面
農村居民的認知有限,他們對孩子的要求不高,甚至認為孩子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后就可以外出打工,以降低家庭負擔,這一思想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此外,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完全取決于教師的能力,對于教育考慮得過于片面,導致教師認可度不足,降低了農村教師的教育熱情。
四、農村學校管理中落實教師人文關懷的策略
1.發揮政府職能,決策凸顯人文關懷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各級政府都頒布了系列的政策、法規來調整城鄉校園差距,提高農村教師收入等,這對農村教師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各級政府應積極發揮自身職能,響應農村教師的需求,積極提高工資待遇、加強工作關懷,使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才能熱衷于教育事業,促進教育事業的創新改革。
2.給予教師尊重,明確教師地位
教師是校園的主人之一,是校園的中堅力量。因此,在進行校園管理的過程中,學校領導層面應尊重教師,呵護教師,而不是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教師,應積極聽取教師的意見、建議,對于教師反饋的問題,校園及時的解決,才能凝聚民心,提高教師的使命感[2]。此外,涉及到教師切身利益的制度時,學校的管理層應積極調研教師實際情況,將教師的意見作為決策依據,才能制定出契合教師需求的決策,只有學校將教師當作家人、教師才會將校園視作家庭,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工作積極性,確保人文關懷的實效性,這對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和落實鄉村振興有著重大的意義。
3.給予教師關愛,緩解工作壓力
農村教師所承受的壓力較城市教師而言只多不少,且壓力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分布,包括生活清貧、教學質量、學生成長和人際關系等方面,教師扛在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這是當下不爭的事實[3]。所以要真正落實對教師的關愛,自覺對教師減輕負擔、緩解壓力。針對節假日應嚴格履行相關的制度,滿足教師的根本需求,并落實免費體驗、貧困補助等政策,讓教師真正感受到來自校園大家庭的溫暖。
除此之外,除了必要的物質要求以及困難解決之外,還要確保教師教育思想的與時俱進,經常性開展思政教育,向教師傳達學校教育方針、宣傳優秀教師榜樣,讓教師從內心深處認可自身的工作,產生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實現“從教為榮、以教為樂。”凈化教師的心靈,激勵教師進步,讓教師共同營造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不僅緩解了教師的從業壓力,還讓教師始終處在溫暖、和諧的氛圍下,自然極大地促進了教育事業。
4.給予教師賞識,加強工作成就感
對于農村初中教師而言,缺乏成就感是當前較為突出的問題,賞識教育也是教師最常采取的教學方式,而針對教師而言同樣可行。針對校園管理而言,應構建起完善的校園激勵體系,當教師取得一定成績時,不能吝嗇夸獎與表揚,而是要在校園大會上積極表彰,加強教師的創造性,一個始終處在贊揚評價下的教師,工作自然具備十足的熱情,讓教師明確干多干少的差別對待,秉持著“多獎少罰”的根本原則,獎勵優質行為,處罰不良行為,并且要確保獎罰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明確獎罰內容、規則以及過程,使廣大教師嚴格執行相關制度,營造公平、公正的校園氛圍,從而最大化調動教師積極性[4]。此外,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挫折,如學生過于頑皮、班級管理難度大、教學效率提升速度慢等,學校應積極地關心教師內心需求,理解教師的失敗或過錯,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自然教師會加倍努力提升自我,也會對校園心存歸屬感。
5.樹立教師榜樣,激發自身內動力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他們成長、模仿的榜樣,而對于教師來說,他們也應該有著優秀教師可供模仿與學習。學校應積極加強教師思想建設與能力培養,針對優秀教師大力表彰,使其成為教師的表率,讓所有教師共同樹立榮辱與共的觀念,才能共同提高教育事業質量[5]。為此,學校應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福利,豐富教師活動,讓教師始終處在先進集體環境下,以飽滿的熱情、充足的愉悅來面對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
此外,則是加強校園領導者的水平提高,只有管理者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高尚的人格魅力、優秀的個人形象,才能讓教師認可學校管理,優秀領導者的人文關懷才具備真正的價值,具備更為良好的感召力。學校領導干部必須做到嚴于律己,避免以權謀私,做到克己奉公,才能成為教育工作者的標桿,贏得教師的信任、認可,才能確保校園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質量的教育事業是鄉村振興、國家發展的前提條件,而教師管理則是這一條件重要的組成部分,應時刻落實人文關懷,將呵護、關愛落實在教師的工作中,讓教師感受到來自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的尊重,才能養成教師的成就感、使命感,使教師嚴于律己、爭做榜樣,扮演好學生引導者的重要角色,使教師間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瑞巧.提升農村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81):17-18.
[2]孫迎.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作負擔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0.
[3]杜繼鋒.多元文化視域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析[J].智庫時代,2019(40):240+242.
[4]秦朝暉.農村學校教師人文關懷的四環節模式[J].教師,2019(19):114-115.
[5]趙作林.抓住機遇壯大隊伍,人文關懷促進發展,專業引領共同提高——也談農村學校新補充教師的管理[J].新課程(上),2013(06):12.
[6]宋德才.激勵教師人才是農村學校謀求管理創新的關鍵[J].貴州教育,2014,(06):8-10.
[7]廖莉萍.人文關懷,農村教師管理的關鍵[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1):11-12.
此文系屬于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教師人文關懷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xjkx19B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