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衛
摘要:為提升我國教育教學整體質量,課程標準作出巨大改變。作為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要緊隨新課改步伐,轉變自身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手段,切實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獲得全面均衡發展。本文針對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可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做出探究,希望可以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一些可行性參考,共同推進我國語文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引言:為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育部門對課程標準做出改變,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緊跟時代步伐,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核心,對教學策略做出改變,優化小學語文課堂,促進教學效率提升,全面推動學生語文能力與學科素養均衡發展。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注重與時俱進,提升自身教育理念的科學性,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差異,給予學生自由成長的空間,可有效促進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改善學生核心素養。
一、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的積極意義
1.改善語文課程原有問題
調查發現,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仍存在一些由傳統教育理念所造成的問題,如教師和家長只注重學生考試成績、教師開展一言堂式教學模式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無法提升。課堂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喜歡展開聽寫和默寫等課堂小測試,以此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頻繁的測試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遵循新課改中的指示,以多種創新性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科素養。
2.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改變教學手段,與時俱進,掌握現代化技術,以更加高效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可有效促進教學質量提升。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科技飛速發展,利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可突破穿越教學的時空限制,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全新的教學和學習體驗。針對學生對語文知識沒興趣、課堂中容易開小差等問題,教師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解決,生動立體的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可以抓住學生眼球,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可順利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改善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
1.改進教育模式,構建平等師生關系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各學科教學模式都在發生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下,教師時刻樹立自身"威嚴"的形象,信奉嚴師出高徒,與學生之間相處距離感較強,這樣的師生關系不利于拉近師生距離,教師難以及時了解學生內心真實想法,無法根據學生的真實學情改變教學策略。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缺少有效互動和交流,不利于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最終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指示,與學生建立良好溝通,拉近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中《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各地人民歡度春節的視頻,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視頻播放完畢,教師可以以問題引導學生,促使師生之間展開平等和諧交流,教師可以這樣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過春節的時候最開心的事是什么?”,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引導,學生的回答積極性可充分調動,學生回答完畢,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小時候過春節的趣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師生距離,教師要多給積極回答問題的學困生機會,并及時提出表揚,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
2.轉變教學理念,一視同仁對待學生
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情不同,教師要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不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判標準,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依據自身特點展開個性化學習,可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下,課堂主體是教師,優秀學生是配角,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是觀眾,教師的區別對待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逐漸對學習失去熱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嚴格遵循新課改中的指示,實際教學中,付出更多真心和愛心展開教學活動,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問題,給每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可有效激發學生求知的動力,從而促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中《臘八粥》這節課時,教師可以以這樣的問題激發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大家都吃過臘八粥吧,那誰可以說說臘八粥里面都有哪些食材呢?",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難度較低的問題,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可以進行回答,可有效提升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
3.對學生及時進行科學的評價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總是急于證明自己,因此,教師、家長、同伴的認可是學生心靈深處的渴望。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也是新課改中的明確指示,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可對學生進行更加科學的評價,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心態,積極主動探索知識,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要遵循新課改指示,利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展開評價活動,課堂中的評價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1)教師評價
語文學科是一門注重情感與感悟的學科,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教師要用豐富的語文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成績進行描述,讓學生在教師的評語中感受教師的用心,提升學生情感體驗。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優點,并進行表揚,積極正面的評價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使學生及時、客觀、全面地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機會,提升學習效率。比如,學生回答完問題,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評價:“xx同學的回答十分正確,并且條理清晰,聲音洪亮,積極回答問題十分勇敢,我們一起為他鼓掌吧。”教師的鼓勵式評價,可以讓學生獲得極大的被認可感,從而提升學生自信,調動學生積極性,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2)學生互評
新課改中強調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師應準備教學思想,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細心觀察同伴,并發現同伴的閃光點,模仿、學習,可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自身形成積極影響,取長補短,可有效彌補學生自身不足,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學生自評
學生對自身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自我,發現自身優勢并發揚,發現自身短板加以改進,可有效實現學生的自我提升,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結語:總之,為促進新時代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以及學科素養提升,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將課堂歸還學生,改進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并為學生提供符合實際的指導和幫助。遵循新課改中的教學理念,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促使學生主動進行知識探究,充分鍛煉學生各項能力,還可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氛圍,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
參考文獻:
[1]尚攀穎.新課改下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J].小學生(下旬刊),2021,{4}(07):79.
[2]周雯.新課改下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分析[J].天津教育,2021,{4}(2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