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軍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新型的教育技術和教育理念,不斷沖擊著傳統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中,我們發現,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應用,越來越多因素的加入,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在網絡環境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應當如何展開,成為了當前教育領域的焦點問題。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改變工作思路,進行相應的教育改革。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德育;班主任教育;德育教育
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當下,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革,如何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帶給學生們更加有利的學習體驗,營造一個更具時代特性,符合當前教育學情的教學模式,成為了班主任群體不斷探索和思考的內容。網絡時代沖擊著傳統教學模式,人們的交流方式和思維模式形成也有所改變。傳統的小學德育教育方式已然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本文以當前教學現狀為基礎,分析了小學德育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且提出幾點相應的教學措施。
一、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機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教育教學中,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不斷拓展著教育教學信息來源的渠道。網絡技術的出現,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十分有利于手機更多的德育知識,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知識儲備糧,擴展學生們的視野,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思維。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德育教育,班主任不必再局限于由自己向學生們傳達知識的方式,還可以引導學生們自主的進行德育知識的查閱和學習。網絡上大量的信息和內容,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們篩選信息,整理和吸收其中內容的能力,也能夠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小學德育教育,豐富了教學的方式,班主任不必采用大量的口頭交友,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帶領學生們觀看更多的教育短片,收集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資料,供學生進行傳閱。這不僅打破了傳統課堂上,教師主講學生被動聽課的局面,還極大的豐富了德育教育的資料。通過音頻、視頻等形式進行教育,學生們反而能夠更加有興趣進行主動的學習和觀看,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關于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教育,更是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引導學生們進行理解。
(二)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網絡信息過于龐大,其中良莠不齊的信息,很容易帶給學生們行為意識上的偏差。小學生們年紀較小,自身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核心價值觀都還未完全得以培育,在獨自上網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蒙蔽。小學生本身好奇心就很強,有一些網絡垃圾信息,對小學生而言是極具誘惑力的,因此在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學生們很有可能接觸到各種不良信息。這些網絡垃圾信息有可能誘導學生們產生偏激、極端的念頭,在學習中逐漸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這對于培育小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都有著極大的挑戰,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學生們甚至可能分不清現實,逐漸傷害身心發展。
網絡中形形色色的內容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都有著難以抵擋的誘惑力,在教育中,如果教師無法及時的提高小學生的自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篩選信息的能力,時間久了,學生們可能會因為過分的沉迷于網絡世界,而損害自身的健康,甚至患上網絡綜合征。長時間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可能會讓學生們不愿面對現實世界,整日處在自己的幻想當中,長時間的上網,不僅會傷害學生們的視力,也會消磨小學生的意志,致使小學生們判斷能力下降,思考能力難以提升,終日萎靡不振,不愿與人交往。久而久之,學生們在現實世界可能會與人疏遠,只一味地在網絡中尋求安慰。
二、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一)正面引導,辨別誘惑
在當前社會環境之下,網絡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在學校之外,學生們幾乎所接觸到的各種因素都可能與網絡有關,因此,班主任應當明確知曉,不讓學生們接觸網絡,并非是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杜絕網絡危害的良策。在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應當傳授更多辨別網絡不良信息的方式,鼓勵學生們接觸網絡,了解互聯網技術,與世界接軌,同時,也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們進行正面的引導,帶領學生們辨別網絡環境中的一些誘惑因素。學生們真正的了解讓自己很好奇的東西時,對一些網絡中的不良信息,也就自然而然有了應對方法了,久而久之,學生們自然能夠養成一定的面對網絡誘惑的方式,這也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情感教育,豐富生活
有些小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覺得網絡世界遠比現實世界溫柔的多,這是因為,有時候,在現實世界中,學生們的情感需求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在小學生群體中,不乏一些家長無暇顧及孩子,很少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的家庭。在學校,也有很多學生由于得不到老師的關注,感受不到集體生活的溫暖,因此在感受到網絡中虛擬的溫暖和快樂時,就會很容易深陷其中。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還應當注重情感教育,豐富學生們的情感生活,讓學生們成為內心豐富的學生,逐漸養成學生們的獨立人格,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及時洞察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一視同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和學生們進行溝通,盡量多的給學生們表達的機會。同時,在課余生活中,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小活動,如做一些集體游戲,堆堆雪人、開辦交流會等等,給學生們提供更多交流的平臺。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網絡上建立班級平臺,鼓勵學生們大膽發言,將網絡與現實聯系起來,提升學生們的幸福感。
(三)培育道德,普及法律
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中,班主任應當注重對每一位學生的道德思想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引導,從一點的一滴的小事中,啟發學生們的道德思維,培養學生們的人生準則。同時,也應當普及一些法律知識,在建設道德底線的同時,也不忘敲響法律的警鐘。面對一些最新出臺的法律,班主任應當及時的和學生們普及,使得學生們養成道德自律、遵紀守法的性格習慣。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互聯網的加入應當被得到良性的運用,真正實現人類進步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小全.網絡環境下的小學德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9):30+40.
[2]石元松.從互動到聯動:網絡時代小學德育范式的轉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4):15-16.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良莊鎮中心小學 山東 泰安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