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志 賴冬寅 周少璇

摘要:汽車智能鑰匙系統是近年來隨著汽車技術的迭代的產物,其特點具有便捷性和防盜性,現該系統已成為中高端車型的標配,其市場應用廣泛,但汽車智能鑰匙系統后市場服務能力還未能完全匹配。現階段汽車維修企業缺乏掌握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因此無法開展相關業務。為提高汽車智能鑰匙系統專修技術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師資水平,改善辦學條件,支持行業對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的需求,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助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本文以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深化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探索書證融通有效途徑,探索符合1+X證書標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智能鑰匙系統;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5-0238-02
1? 汽車智能控制技術人才匱乏
①汽車維修企業缺乏掌握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包含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專業人才,因此無法開展相關業務,尤其在新能源汽車相關系統維修技術更為匱乏。為解決這方面系統故障問題,必須依托第三方專業技術企業進行維修。根據市場調研發現,這類專修技術企業數量極少,車輛品牌技術較單一,技術不夠全面和系統化,并且這類企業也缺乏掌握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的專業人才,而且專修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相關智能控制系統維修技術方面目前也在學習階段。②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需要具備較高較全面的汽車專業技術知識與技能,涵蓋了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包括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和電子信息技術等)方面綜合性知識與技能。目前企業技術員工對這類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缺乏有效的學習途徑。大部分已從業的技術人員都依靠汽車維修經驗和自主研究來學習這項技術,需求探索一套適合企業員工學習的課程體系資源。③通過調研企業與高職院校分析,汽車維修企業員工主要來源于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學生,但目前川內高職院校都沒有開設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專業課程來培養這類專業人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都未以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包含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為核心設計課程體系以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2? 理清人才培養思路
根據行業企業需求,結合行業標準、國家1+X職業技能標準,結合學校現有條件,我院與合作企業成都盤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以汽車智能控制技術為核心的專業建設方案。按照專業建設方案,逐步實施,通過校企合作,重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共建書證融通課程教學資源,校企共建1+X職業等級證書培訓方案和考核標準,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培養產學研雙基地。(圖1)
3? 推進“汽車智能控制技術”為核心教學改革方案
3.1 分析人才需求? 在“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包含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飛速發展下,汽車融合了電子、通訊、嵌入式、計算機,甚至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在“汽車智能控制技術”人才培養方面,也因此出現了師資不足、設備欠缺、專業課程不成體系等問題,以及對專業定位可能不夠清晰,導致學生就業層次偏低,僅瞄準主機廠、4S店、維修廠而忽視了用人需求更大、就業層次相對較高、發展空間較大的前端零部件企業。我們對汽車前端和汽車后端市場崗位需求做了調研分析,明確了崗位需求的技能。
3.2 重構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課程教學資源? 根據行業企業需求,結合1+X標準,校企合作,重構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包含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汽車單片機技術、汽車電控技術、車載網絡技術、電機驅動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主動轉向技術、自動駕駛主動制動技術、自動駕駛感知技術原理(視覺感知、激光雷達、毫米比雷達、慣性導航、北斗與GPS定位等)、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系統的規劃、決策原理等。
3.3 提升師資雙師素質,提高師資教學水平? 由于對“雙師”認定標準缺失,致使各個學校認定“雙師”的標準各異,從而出現“雙師”比例統計不準確,“雙師”認定要求降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教育教師必須具有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這預示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將得到極大的改善。職業教育教材資源之前基本是普通本科通用教材,近些年來才有了高職高專系列教材,中職教材更少。教輔大部分使用的是PPT,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線上資源等體現現代教育技術的資源仍然缺乏。在教法方面,主流仍然是老師講學生聽模式,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純理論教學方式既枯燥又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通過與成都盤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結合自身優勢資源,企業提供真實項目“設備+教師+項目資源”,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共同完成課程資源建設、課程教學、課程考核,實現學校師資兼職企業技師,企業師資兼職學校教師,形成“校企雙向互認”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提高教學水平、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4? 實施校企合作,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4.1 校企共建產教融合雙基地、研究基地建設方案? 我校和成都盤灃科技有限公司圍繞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智能控制技術方向)專業建設,共同制定了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實訓基地實現從基礎課程至核心課程的教學、科研、培訓和考核全覆蓋。重點研究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汽車單片機技術、汽車電控與車載網絡技術、新能源汽車控制技術、智能汽車感知技術、車聯網技術等技術項目。
4.2 校企合作實施工學交替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就業質量? 校企雙方采用以“學校課程+企業課程+校企共建1+X書證融通課程+企業崗位實踐課程”為導向的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企業崗位技能需求結合課程教學為主的內容架構,將企業的實踐培訓和學校的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以滿足企業技術技能人才儲備的需要。企業導入真實企業項目融入課程教學,提供就業崗位或實習崗位。第1學期學習學校課程,第2學期學習企業課程,第3學期學習校企共建1+X書證融通課程,第4學期到企業崗位實踐學習企業課程,第5學期學習校企共建1+X書證融通課程,第6學期到企業崗位實踐學習企業課程。
4.3 建立人才資源庫,為優質企業推薦人才? 校企合作建立人才資源庫,為前端零部件企業和汽車后市場維修企業定向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為企業提供符合崗位需求的生產技術研發員、技術員,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修技術員。
4.4 校企合作開發教學科研設備? 學校與成都盤灃科技共同開發了系列教學科研設備,其中圍繞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應用與課程改革研究課題開發了PFAutoECU-IV總線實驗開發系統,利用實驗開發系統培養學生掌握汽車智能鑰匙系統與控制單元專修技術。圍繞產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智能新能源汽車1+X證書試點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開發了PFAutoECU-Dcan-X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技術模塊考核系統。
5? 總結
分析市場需求,引入企業對市場的精準把控力度,整合校企資源,重構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以“企業工程設備+雙師資+工程項目資源”為教育教學方式,以“學校課程+企業課程+校企共建1+X書證融通課程+企業崗位實踐課程”為導向的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了學校與企業人才供需關系,解決了以往培養學生與行業企業需求的脫節問題。
參考文獻:
[1]路平,孫燦,張進明.基于CAN/LIN總線技術的車身控制器設計與應用[J].汽車電器,2016(02):14-15,19.
[2]相鐵武.基于CAN/LIN總線的汽車通信網絡設計[J].內燃機與配件,2020(06):213-214.
[3]羅峰,孫澤昌.CAN總線系統原理、設計與應用汽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32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