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結新
摘要:在我們國家不斷強大的今天,法制化的管理也日益深入人心。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是將來的國家棟梁,加強他們的法治觀念,提升他們的道德意識是刻不容緩的任務。本文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階段存在的一些問題入手,提出了如何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方法,助力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和未來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引言:
伴隨著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我們可以越發直觀的感受到這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素養,也不依賴直接經驗而獲得,更多的表現為一種綜合性的素質內涵體現。學科核心素養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根基,采用特定的學習方式,通過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的培養落實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素養,更有利于優化道德與法治教學。
一、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核心素養
“道德與法治”名稱的變化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們開始并且重視起思想政治課程對中學生現階段及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作用,更應該從道德層面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核心素養與核心素養本身的要點十分契合,我們需要認識到初中教育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它的初衷和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終身受益的道德精神[1]。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行為方式,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也大多都能解決或是提出方法[2]。但由于初中生仍然處于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在處理問題時會較為片面。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每一頁內容都體現著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核心素養把學生視為獨立的個體,并且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于其各方面的素質得到穩步提升。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結合時代步伐,缺乏科學性
從教師層面來說,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加血中,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他們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或是平時的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中。在實際的教學中,他們仍然將課堂主導者設定為教師,學生只負責傾聽和記錄,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夠教給學生一定的應試知識和能力,但用長遠的目光來看,這并不適合學生未來的發展道路以及學生的道德發展。
(二)與實際生活缺乏聯系
除此之外,有的教師能夠做到認真鉆研課本及課堂知識,也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方向和內容,立足于他們的實際情況,但是卻沒有辺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在校內學習知識,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內容而言,其中會涉及到很多關于社會性和生活性的問題,教師一味將課本知識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并不利于學生在生活中的實踐,也不利于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三、聚力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一)多元融合發揮隱性課程作用,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科來說,課堂活動的設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但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中,教學設計的形式不能以多和雜為主要目標,而是要結合課堂經驗和相關學習資料,關注多元化載體,突出發揮隱性課程的作用。隱形課程具有長期持續的作用,在心理教育或者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都具有深遠影響,教師能夠應用和把握隱性課程進行教學活動,處理突發案件,便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實踐操作。
(二)教師應作為引導者身份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作為引導者的身份[4],鼓勵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主動尋求解決方法,而不是當眾批評;將“變相課堂”、團體組織活動、心與心的交流等教學形式官方應用,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八下《維護公平正義》為例,在學生了解了公平和正義的概念和內在含義的基礎上,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既增強了學生的情感感受,又強化了學生的道德意識。通過反向事例的情境感受,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行為方式,學會維護生活中的公平正義,讓學生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方式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該將自己定義為一名引導者,通過設置相關的引導課程,鼓勵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法治意識,讓學生成為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主導者,從而優化道德與法治教學。
(三)學法知法守法,加強法治意識,培養關鍵能力
遵紀守法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屢屢發生。未成年人不能夠很好的認識到自我的問題,自身的錯誤也無法及時認知和改正,種種事件的發生都在提醒和告訴我們,未成年人對于法律沒有敬畏之心,更是缺乏法治意識,對法治知識的學習不夠全面和到位。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很多課程都與法律、政治、心理健康等內容融合在了一起,著重強調學生應該注重法律和社會秩序,學法知法守法。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立足于課本,并從實際出發,用課本中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必要時可以邀請相關專業人員來校講解,強化法治安全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意識到法治的重要性和安全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直覺守法、用法,不斷加強法治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必要時刻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結束語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緊隨時代的腳步,樹立爭取的教學觀念和目標,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起到榜樣的作用。通過隱性課程的影響和法制觀念的墻畫學習,將道德、法治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法治核心素養,助力祖國的未來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初文. 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方法分析[J]. 明日, 2019, 000(048):P.1-1.
[2]馬盼盼.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深度教學研究[D]. 揚州大學, 2019.
[3]鄒春蓮.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策略探究[J]. 赤子, 2020, 000(005):227.
[4]馬愛軍. 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分析[J]. 卷宗, 2020, 000(002):294.
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大塘初級中學 廣東 廣州 51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