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既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不加以變革,必然被時代拋棄。在融媒體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發現者、生產者和傳播者,無形之中對全媒體記者的專業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記者應當與時俱進,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不斷滿足新形勢下受眾日益多元化的新聞需求。本文從提升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的重要性出發,結合信息時代的發展現狀討論如何有效提升全媒體記者的專業素養,希望可以給新形勢下傳統記者的轉型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重要性;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2-0188-03
一、前言
隨著當前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第三媒介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傳統的新聞記者也應當根據融媒體發展形勢轉變自身角色。傳統媒體的新聞信息采集等各個環節往往分工較為明確,傳統媒體對記者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具備基本的采編能力就可以完成新聞采訪工作。在融媒體時代,各個媒介呈現出融合發展的態勢,更關注的是信息資源的統籌規劃與整合,因此對新聞從業者的要求也越發全面。在當前新媒體的影響下,需要不斷優化創新傳統的新聞播報和采訪技巧,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各種信息技術引導新聞傳播,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不斷提升傳統廣電媒體的競爭力,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二、融媒體的特點
融媒體是當今時代出現的新興事物,是信息與網絡技術完美融合的產物。融媒體與傳統媒體廣播電視相比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同時也存在諸多差異。其主要是基于當前電子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沿用傳統媒體的報道形式與內容,在此基礎上引進新型傳播資源,實現二者的平衡發展。與此同時,融媒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點的集合。首先,融媒體最主要的特點是具有較高的融合性,由于其不是單獨存在的實體媒體,擅長對信息進行高度整合,融合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優勢于一體,滿足現代受眾日益多樣化的新聞信息攝入需求。其次,融媒體的特點為表現手法的多元化,通過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傳遞信息,全面突破了傳統模式下信息傳遞的單一性,提升了新聞受眾對信息的接收能力。
三、融媒體時代培育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的重要性
在當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下,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自覺提升專業素養,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節目質量,而且能夠有效提升新聞信息的傳遞效率。客觀而言,電視新聞媒體的節目質量與新聞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息息相關,在當前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下,傳統媒體從業者應當重視自身專業技能和素養的培育及提升,保證節目質量,提升節目的收視率。同時,在融媒體時代培育全媒體記者的專業素養有利于提升媒體從業者的綜合競爭力,在開展新聞采集工作時能夠第一時間找到關鍵的核心內容,確保新聞的即時性,給受眾群體帶去高質量的新聞內容。除此之外,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對新聞傳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新形勢下,新聞記者應當樹立自覺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意識,不斷推動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的可持續發展[1]。
四、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應當具備的專業素養
(一)具備突出的資源協調與整合能力
在當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下,全媒體記者首先應當具備的專業素養是突出的資源協調與整合能力,這也是融媒體時代對全媒體記者的基本要求。在融媒體時代,人們獲取資源的渠道越發多元化,在網絡魚龍混雜的信息之下,需要新聞從業者具備識別信息以及協調整合的能力。首先,全媒體記者應當洞悉各種各樣的信息渠道,確保獲得第一手資源,體現出新聞的即時性,同時也是提升新聞傳播質量的重要基礎。除此之外,在當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信息傳播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需要媒體從業者對諸多渠道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這是保證信息獲取與資源傳播真實性與準確性的重要保證[2]。
(二)敏銳的信息識別能力和較強的采編能力
融媒體時代迅猛發展,新聞從業者尤其需要具備敏銳的信息識別和較強的采編能力,這是記者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素養。在當前信息時代,記者只有具備敏銳的信息識別能力和高度的觀察力,才能第一時間挖掘到社會的熱點信息,確保新聞的即時性。除了敏銳的信息識別能力外,全媒體記者還應具備較強的采編能力,擁有一套邏輯嚴密的分析體系。在眾多新聞中把握關鍵詞,組建出最引人注意的新聞內容,滿足新聞受眾日益多樣化的瀏覽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成熟和普及,任何一名網絡用戶都可以成為自媒體,通過社交平臺表達自己的看法。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在魚龍混雜的互聯網信息中缺乏對于事物看法的專業性和深度。在此大背景下,全媒體記者更應當具備敏銳的信息識別能力和較強的采編能力,為受眾帶來有深度并且專業的報道[3]。
(三)快速適應能力和較強的學習能力
在當前社會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新聞傳播手段呈現出日益多樣化的特征。傳統的工作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受眾的需求,因此急需傳統媒體從業者與時俱進,優化工作方式和理念。歷史車輪滾滾向前,要求全媒體記者對于新生事物具有快速適應能力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傳統意義上的直播是廣播電視的專屬,如國際大賽和春晚通常以直播的形式展現,而隨著當前互聯網平臺的不斷發展成熟,各種短視頻平臺直播、淘寶直播等成為大眾樂于接受的現代化信息傳播方式。在融媒體時代,尤其需要新聞從業者具備迅速掌握新生事物的能力,為受眾提供全新的播報體驗[4]。
(四)注重新聞真實性,堅守基本道德素養
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應當注重新聞的真實性,堅守最基本的道德素養。無論新聞傳播方式如何多樣化與現代化,新聞內容始終是受眾第一關注的對象。全媒體記者在采集和報道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應當從實際角度出發,辨別信息的真偽,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以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記者還應當堅守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切不可為了引人注意而采用名不符實的標題,影響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五)具備綜合運用多種媒體的能力
全媒體是一種全面的媒體形式,但并不是多種形態媒體之間的連接與結合,不同類型的信息傳播媒體在傳播方式與手段上均有差異。比如視頻媒體利用影像將信息傳遞給用戶,促使信息更為直觀且給人的印象更深刻;而紙媒則是通過文字敘述的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并將其傳遞給大眾。對此,全媒體記者需明確不同媒體的傳播特點及規律,在此基礎上,對多種媒體進行綜合且靈活運用,將不同媒體具備的傳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多個媒體之間的聯動傳播,將多層次、多樣化的信息服務提供給受眾。
(六)掌握更加多元化的專業技能
融媒體時代全媒體傳播模式中,要求記者在傳播信息時,對文、圖以及聲像等加以綜合使用,使受眾可以明確信息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傳播模式的創新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記者不僅要具備傳統媒體下信息編輯與處理能力,更需要多元化的專業技能作為信息傳播的支撐,以此應對全媒體時代的競爭。記者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入當下融媒體的傳播環境,就需樹立創新的專業技能意識,不斷鞏固自身已擁有的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將原有單一的專業技能向多元化的方向變革,并掌握不同傳播媒體下新聞采集、技術制作等手段,促使記者朝著全媒體方向發展。比如文字記者不僅要具備獨立完成文字編輯與撰寫的能力,還需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如攝影等,使新聞內容圖文并茂。
五、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提升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融媒體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全媒體記者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新聞記者在開展工作時應當了解工作內容并具備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在采集和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要在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電視新聞內容具有主流價值觀的積極導向作用,才能在無形之中影響受眾,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工作,弘揚主旋律。
(二)提升專業技能與學習能力
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在培育自身專業素養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提升基本的專業技能與學習能力。新聞的價值,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準確傳達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因此,新聞記者在報道時應當深入調查新聞事件,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并且在報道時不摻雜個人情感,客觀公正地描述新聞事件。此外,在融媒體時代各個媒介相互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新聞從業者也應當樹立融合創新的學習觀念,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并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將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最大化。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媒體融合發展并不僅僅是為了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反映群眾的呼聲,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打造正能量的信息傳播平臺,做好政府與百姓的溝通橋梁[5]。
(三)將新媒體技術成果運用到專業中
在傳統的新聞媒體播報中,新聞記者只需要完成采訪與寫作這兩部分的工作,但在如今融媒體時代,各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已經打破了傳統固化的新聞制作模式和新聞播報方式,并且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種新型技術以及新的傳播手段不斷應用,使新聞傳播流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不但速度快,并且還有很強的互動性,因此,就需要新聞記者具備融合媒介報道這方面的能力,此外,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跟上時代的發展,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從而推動自身轉型與發展。發揮主流媒體公信力、引導力等方面的優勢,并且要及時發布和播報權威信息,在關鍵時刻引導輿論,從而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給群眾。
(四)加強媒體的內部監管
如今,媒體融合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媒體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個別新聞平臺不惜發表內容虛假、趣味低級的新聞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媒體行業的穩定有序發展。融媒體時代,媒體急需加強內部監督,建立健全從業人員的考核機制,重視對專業人員技能的培訓與提升,重塑媒體的公信力。
(五)轉變記者的新聞傳播理念
融媒體時代,轉變記者的新聞傳播理念是培養記者專業素養的首要任務,也是工作重點。轉變理念有利于提升記者的新媒體應用能力。要保證新聞傳播理念的科學性、高效性,達到提升記者專業素養的目的,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首先,使記者對單一媒體平臺新聞傳播產生新的認識。融媒體時代,不同媒體平臺具備的新聞傳播功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且傳播能力在不斷提升,在多種新聞媒體平臺聯動傳播的作用下,傳統新聞媒體平臺創新了傳播體系,因此要求全媒體記者轉變傳統的新聞傳播觀念。
其次,摒棄對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的狹隘認識。全媒體記者所學的專業與崗位相關,通常情況下,記者的崗位職責是對一個或多個環節的新聞進行編制,但其專業素養不夠。全媒體記者不僅要完成新聞編輯工作,還需具備獨立采訪、撰寫、攝錄等新聞制作能力,因此,需加強對記者綜合能力的培養,以保證全媒體記者能夠快速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并滿足時代的各項專業要求。
最后,各主體需重視對全媒體記者應用能力的培養,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使其學習并掌握新媒體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時還需鼓勵其學習與新媒體平臺對接的相關知識,不斷強化自身的各方面技能。在培訓過程中,加強與記者之間的溝通,了解其能力與素養的不足之處,并加以重視,針對性地制定學習內容,促使全媒體記者不斷完善自我,達到創新新聞傳播觀念的同時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六)培養記者的信息處理能力
信息處理能力是全媒體記者需具備的專業素養,也是在融媒體時代需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提升記者的信息處理能力,為其設計多元且全面的信息處理課程,在專業人員的幫助與指導下,使全媒體記者在開展新聞采編的各個環節時,能夠科學掌握各類信息工具的應用方法,明確并熟悉不同新聞媒體平臺的采編流程;同時,在實際培訓中,也需關注全媒體記者對現代化技術的掌握與使用情況,尤其是信息采集過程中各項技術的運用情況,以此促使全媒體記者多元化采編能力得到提升,間接提升記者的信息協調與整合能力。此外,也可以針對不同媒體平臺的記者,組織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加強不同平臺全媒體記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記者深入了解各類型媒體平臺所采用的運作形式,進一步提升全媒體記者對新聞信息的辨識能力,為其提升自身的采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加大記者培養投入力度
融媒體時代,加大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培養的資源投入力度,是提升記者專業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具體方法有兩種,即加大資源投入、構建互動培訓平臺。
為全媒體記者提供提升專業素養的機會,并聘請專業人員,使用先進設備,使記者可以獲得更多更優質的資源。同時,也要為全媒體記者擴寬新聞傳播渠道,加強各平臺記者之間的聯系與溝通,達到提升記者專業素養的目的,還可以全面提升全媒體記者的綜合素養。
此外,還需為全媒體構建互動培育平臺,并鼓勵其科學、高效地利用該平臺,加強與其他媒體平臺記者之間的實時互動,交流在制作新聞時的心得與技巧;同時,還可以在使用互動平臺的過程中,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并全面掌握不同新聞媒體平臺的運作形式,以此進一步提升記者的專業素養。還需重視培養全媒體記者的職業道德素養,定期舉辦以職業道德素養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或競賽,并將培育記者這一素養的工作內容融入其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以此保證全媒體記者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育更具實效性、科學性。
六、結語
在融媒體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全媒體記者也應當與時俱進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模式。首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弘揚主旋律,同時注重專業技能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確保能夠創作出高質量的新聞作品;其次,在運用現代技術的同時堅守職業道德,為受眾提供更實用、更高效的新聞信息。
參考文獻:
[1] 王艷霞.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的專業素養培育[J].記者搖籃,2021(02):92-93.
[2] 莫道慶.淺析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的培育[J].新聞文化建設,2021(03):54-55.
[3] 胡玉璇.融媒體時代如何提高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J].記者觀察,2020(30):15-16.
[4] 沈應佳.融媒體時代全媒體記者的專業素養培育研究[J].新聞傳播,2019(12):236-237.
[5] 何山.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業務素養探討[J].記者搖籃,2019(04):143-144.
作者簡介:董藝華(1990—),女,河南靈寶人,本科,助理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