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
【摘要】影視公眾人物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現代信息傳播技術不斷進步讓新媒體蓬勃發展,新媒體的交互性和即時性,共享性等特征將影視公眾人物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新媒體時代下,目前存在大量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因此,剖析影視媒體公眾人物在各個新媒體平臺上出現的失范現象,探究影視公眾人物在新媒體平臺上出現失范現象的原因,從而找到有效規避這樣的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的措施是我們迫切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失范;影視公眾人物
引言
影視公眾人物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受到我國社會人民大眾的廣泛關注,對廣大社會公眾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當新媒體作為一種傳播媒介的巨大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所呈現出的開放性、共享性、即時性等等特點使影視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大大增加。其一言一行更是時刻被放在聚光燈之下,影視公眾人物在此環境作用下,不僅僅是公開言論會受到現代普通大眾的關注并不斷在迅速傳播中不斷放大,還有其私人生活也可能會衍生成為大眾輿論的話題。影視公眾人物因此享受著社會大眾給予的巨大利益,但不少影視公眾人物由于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等原因,屢次在新媒體平臺上出現失范現象,因此本文對在新媒體時代下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進行淺析。
一、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在新媒體平臺上的具體表現
(一)發表失范語言
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微博、微信公眾號、博客等等自媒體平臺都具有著發布信息準確且門檻低,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等等特點,于是迅速成為了大家共同交流,發表自己言論聚集地。前段時間,我國一連痛失兩位杰出的中科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國家失去棟梁之才,舉國哀悼。在微博上,主流媒體發文哀悼兩位國家棟梁,許多影視公眾人物紛紛轉發,但在援引經典時卻鬧出了笑話,演員包文婧和歌手江映蓉都把“國士無雙”發成了“國土無雙”,男團INTO1的張嘉元竟寫成了“國士吳雙”。影視公眾人物往往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粉絲,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其發表的一字一句都往往會受到大眾的特別關注。于是,微博上的失范性語言很快就遭到網友們的質疑。無獨有偶,在2019年4月2日,知名演員趙立新在微博上發布:“日本占領北京八年,為什么沒有搶走故宮里的文物并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1],其關于歷史的不當言論立即引起網友的憤怒,隨后,遭到了以紫光閣和共青團中央等媒體帶頭發表文章點名指責其失德失范行為。
(二)做出失范行為
在新媒體環境下,影視公眾人物在社會中的特殊角色決定了其所有道德行為潛在成為社會道德責任。而影視公眾人物基本社會道德責任就意味著其社會生活都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和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2]前段時間影視女星鄭爽在海外代孕生子棄養,該事件“引爆”微博熱搜并持續發酵。在之后被曝光錄音中,女方那句“打也打不掉,我都快煩死了”,令廣大網友憤怒,將社會輿論推向高潮。鄭爽連發三條微博回應此事,并未對“代孕”和“棄養”做出任何的解釋而且毫無悔過的意思。遭到廣大網友的指責外,也接連遭到了央視、新華社、廣電總局的點名批評。另外,華鼎獎也官方宣布了取消鄭爽“第19屆華鼎獎中國近現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第13屆華鼎獎全國觀眾最喜愛十佳電視明星”的榮譽稱號。在中國,代孕、棄養行為是被明確禁止,代孕背后存在許多倫理禁忌和法律層面的問題。鄭爽作為影視公眾人物,此次行為不僅凌駕于法律之上而且違背了我國的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而類似事件還有很多,像以翟天臨為首的不少明星被曝光學術造假,許多知名演員、歌手簽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等。而這些反復觸碰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的行為在新媒體的作用下屢次傳播,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社會影響。
二、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出現在新媒體平臺后造成的負面影響
由于新媒體主要具有開放性、即時性、滲透性、海量性等特征,影視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在繁榮發展的新媒體環境下更是受到大家的關注[2]。許多新媒體平臺會把其中入駐的影視公眾人物加上“名人”、“V”“演員”“明星”等等特殊標簽,當影視公眾人物的失范行為在新媒體平臺出現后會被迅速傳播產生許多負面影響。
(一)傳播錯誤的社會工作態度
在社會中的多個層面,不同的影視公眾人物擔當著社會不同領域非常重要的社會角色。比如從事文藝工作的許多影視公眾人物就應當在文藝界中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然而近些年來從事文藝工作的部分影視公眾人物不斷傳出罔顧行業規則和市場準則的行為,例如涉嫌偷逃稅,簽署“陰陽合同”來賺取私利,不履行其合同上的規定義務等等失范行為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后,曝光在社會大眾面前,就會將大眾引入歧途,影響這個行業的工作風氣,傳遞出文藝工者態度不端正,影響其他行業對文藝工作行業的誤解。
(二)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新媒體的繁榮發展,青少年使用網絡新媒體人數眾多,移動社交媒體成為青少年必備的溝通工具,青少年對新媒體具有“高接觸”的態勢。許多影視公眾人物都在有在各大新媒體平臺入駐,并擁有大量的粉絲和追隨者。這其中不乏有大量的青少年將影視公眾人物視作自己的人生偶像,但青少年對網絡新媒體信息的理解能力、甄別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卻有待進一步提高[3]。尤其對于一些年齡較低,判斷力較弱的青少年,從眾心理會更加明顯,比如近年來不少的新聞曝出許多正值青春的未成年人通過模仿明星吸毒來尋找所謂的“靈感”的舉動。因此,影視公眾人物的失范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往往在青少年面前會迅速放大,容易將青少年誤入歧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嚴重污染青少年健康的成長環境。
(三)營造出不良的社會氛圍
影視公眾人物作擔任著社會中重要的角色,影視公眾人物的一些行為也能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2]。近些年,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像翟天臨、仝卓等學術造假,鄭爽代孕,張培萌家暴,眾多明星屢次被爆出簽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等一些違背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和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的失范行為在我國的新媒體網絡平臺上不斷廣泛傳播,這嚴重地污染了社會人民大眾的正常精神生活,在無形間形成了一種惡劣的社會氛圍。
三、利用新媒體規避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措施
新媒體的發展,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影視公眾人物一旦出現失范行為在這種信息傳遞方式之下,便會快速的進入到普通民眾的生活中。在當前的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影視公眾人物往往會強制性地直接或間接的被各大新媒體平臺帶入到社會輿論的中心。而由于新媒體的特性,這種環境下就放大了影視公眾人物的各種失范現象,使其各種失范行為對我國社會的影響力變得更廣。因此,利用新媒體尋找到規避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的措施就顯得迫在眉睫[4]。
(一)提升社會道德責任意識和修養
眾所周知,現實中影視公眾人物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影視公眾人物長期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和熱議,其一言一行更是都會被放大。這也就意味著影視公眾人物身上會承載比普通公民更多的社會道德責任,影視公眾人物必須要學會謹言慎行,并不斷提升社會道德責任意識。同時,影視公眾人物應不斷提升自我道德修養[5]。影視公眾人物只有切實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才能在如今這個新媒體快速進步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準確合理的把握自身的社會角色,承擔作為影視公眾人物的相應的社會道德責任。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
影視公眾人物除了加強對新媒體普通的道德責任感教育以及加強新媒體傳播行業自律,還必然需要完善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對我國新媒體行業的法律監管體系。為了更好的借鑒西方對互聯網的相關法規,我國必須加快健全新媒體的管理法規制度建設[5]。同時也要加強政府的信息監督和引導管理力度,對影視公眾人物的發布媒介信息實行嚴格把關,落實主體責任,引導和鼓勵影視公眾人物傳播健康的、積極的價值觀和輿論內容,保障新媒體優良的傳播環境,從而規避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的出現。
(三)增加大眾的媒介素養
我們要全面正確的認識新媒體,樹立正確的媒介觀。要理性的看待影視公眾人物在新媒體平臺所呈現的一言一行,提升我們自己對新媒體認知能力、信息篩選能力、理性判斷能力。當影視公眾人物出現失范現象,我們要合理的運用新媒體去回應和表達自己的態度。
結語
在當前新媒體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影視公眾人物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要盡量規避影視公眾人物失范現象在新媒體平臺上出現。作為影視公眾人物,需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要始終把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放在首位,擔負起相應的社會道德責任,必須抵制任何違法、失德失范的行為。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法律素養,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合理利用新媒體向大眾傳播正能量,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然玉.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歷史觀.北京青年報,2019-04-04(A02).
[2]吳曉鋒.新媒體環境下公眾人物的社會道德責任問題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8.
[3]劉廣浩.新媒體語境下青少年媒介素養的提升[J].黑河學刊,2021(03):64-67.
[4]丁詩佳.淺析網絡新媒體失范現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3):236-237.
[5]王婧.新媒體傳播倫理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