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非連續文本已經成為小學語文高段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鏈接語文與生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而使語文從“應試之學”走向“應用之學”。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并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198
一、非連續性文本的內涵
非連續性文本指由數據表格、圖表和曲線圖、圖解文字、憑證單、使用說明書、廣告、地圖等組成的文本,具有直觀醒目、概括性強、易于比較等特點。這些不同形式、不同來源的文本可以彼此獨立,可以互相組合,需要讀者對文本進行綜合比較和分析,繼而形成自己的觀點,解決生活問題。
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學段目標與內容”板塊“第三學段”閱讀目標中這樣表述:“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表述中可以看出,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已經得到重視,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非連續性文本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比皆是,有的以單一的圖表形式呈現,如校標、會徽等;有的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如產品說明書、藥品說明書、景區游覽圖等;有的則以多形態的文本集群呈現。它強調閱讀能力的培養要與生活結合,通過引導,使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基本技能,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必備的生存能力之一,也是對“為生存準備”這一時代訴求的長遠規劃。
三、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一)教師要重視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的價值
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要有創新意識革新教法,加強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和訓練。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教師可以有意識搜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非連續性文本,比如火車票、商場指示牌等作為教學材料,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生活中的語文材料,用閱讀能力解決生活問題; 另外,教師要有文體意識。文體不同,教學目標也不同:非連續性文本更理性,更關注實踐運用,更多指向獲取、概括、整合與評價運用的能力。因而在備課的時候,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簡單的推論與評價能力作為教學目標。
(二)善于整合與開發各種適用資源
教材中非連續性文本體現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們要有一種教學資源開發意識。
1.創編教材中現有文本資源
可以在教材中現有文本的基礎上,通過相同主題關聯性整合、相似主題觀照性閱讀等方法,增加圖片、圖表等材料,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二次開發,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鏈接連續性文本和非連續性文本,多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3課《京劇趣談》一課時,增加了京劇的起源與發展的文字材料、京劇中臉譜的介紹與圖片,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豐富了關于京劇的認知,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2.整合各學科資源開發文本
科學、數學等學科中有大量非連續性文本的內容,可以根據需要編排成非連續性文本,以指導學生閱讀,最后實現學科學習的共贏。比如學校體檢后,給學生布置了一項實踐任務,每小組選擇一個角度對全班的體檢結果進行說明。有的小組用柱狀統計圖對體檢結果進行了統計,有的小組運用科學學科中學到的知識對體檢結果中不健康的原因進行文字分析,有的小組以漫畫的形式告誡人們遠離不健康生活的方式……將各小組的實踐結果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融合了多學科的非常有代表性的非連續性文本材料,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評價,從而懂得愛惜身體、健康生活。
3.善于發現并利用生活中的資源
教師可以走出教材,在生活中尋找鮮活的課程資源。比如生活中琳瑯滿目的廣告滿天飛,怎樣從中獲取商品的主要信息,購買到最理想的商品呢?可以讓學生搜集廣告,指導學生如何提取關鍵信息,如何通過對比各項商品指標確定要購買的商品。可以說,這樣的閱讀能力越強,越能提高生活中的效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閱讀真正指向生活。
4.師生嘗試非連文本的寫作
可以指導學生嘗試進行非連文本的寫作,讀寫結合。閱讀外國名著時繪制人物關系圖譜,為書中主人公設計角色名片,繪制思維導圖理清故事情節,設計家庭出游攻略等等,這樣形式不一的非連續性文本寫作都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5.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我們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非連續性文本資源這座“寶藏”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比如筆者曾設計了一個“你會獨自去醫院看病嗎” 實踐活動,讓學生嘗試獨自去醫院看診,并通過看導診說明、樓層指示圖、掛號須知等了解看診流程并用圖片繪制或文字表述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設計中就能提升閱讀能力,還能深刻地體會到留心生活中的閱讀資源能幫助解決生活問題。
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能夠鏈接語文與生活,使“應試”之學真正成為“應用”之學,因而值得我們開展深入的研究,更新理念、立足教材、改進教學、創新策略,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祖慶,戴一苗. 非連續性文本教學與測評[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7.
【2】羅剛淮.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3】趙俊.非連續性文本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語文教學,2020(11):49-50.
佛山市順德區美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