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群
摘要:葉圣陶曾說過,“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學習習慣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而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每一門學科的學習是影響深遠的,好的學習習慣會為孩子的學習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素養是每門學科的基礎,語文的學習和學習習慣關聯的就更為密切,我們如果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乃至生活都是非常有利和重要的,所以我們更應當將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這項工作加緊進行起來。
關鍵詞:學習習慣;小學語文;培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352
引言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決定很多的東西,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一個細小的習慣也可以改變一切,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不好的習慣則可以毀掉一個人。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在這個階段極易受周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可以培養和糾正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習慣的最好的時期。
對于語文來說是一直貫穿我們一生的學科,始終會陪伴著我們,在學生的每個階段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語文的學習和學習習慣緊密相連,所以我們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為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效率提供基礎,以及在學生們的未來對他們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通常說,學生們在學習中最好的老師是興趣,但是習慣在學習中則可以是學生保持著興趣,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是一點一滴的,是循序漸進的,雖然過程比較漫長,但是形成后就會牢固而且受益終身。學習習慣可以劃分成多種,比如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等等,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來培養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根據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優異或者劣質,與智力因素的非智力因素有關,而非智力因素則可以占其中的五分之四,非智力因素又包括興趣、習慣、意志和性格等,習慣因素在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當下教育的發展,我們和家長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關注越來越密切,造成了我們花很大的功夫去讓學生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成績,讓我們越來越忽略了教學中實在的重要的東西,就比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們為了考試和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死記硬背、硬套句式等,這導致了學生們的人格發展不平衡、學生作文寫作沒有新意、不能產生興趣以及沒有創造性等等,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語文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內容中就包括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踐。實踐地進行需要學生的反復練習,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小學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我們更應該被注意力放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上,注重人格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培養人格和語文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為了一時而毀了學生的一生,我們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其二,則有語文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要求,在里面提到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培養。
在學生的小學階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比任何的學習都要有意義得多。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是聽說讀寫能力形成的前提,是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的,是學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方式。呂叔湘曾經說過“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說明學生們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在反復的練習的條件下才得以形成,而學習習慣也是在反復練習和鞏固中養成的,所以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形成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擁有會為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得到大大的助力;我們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工作中語言文字都是我們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習到識字認字、理解能力或者表達能力等等才可以去學習剩下的學科,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其他的學科,就比如說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代表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果他語言表達欠缺,理解能力差自然是沒有辦法更好地聽我們講解以及自己完成任務的,這是非常艱難的,學生們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可以形成好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可以改善學習成績,還可以通過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綜合成績,為他們以后提供了好的基礎;曾有研究表明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有一條途徑便是養成好的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會伴隨他們的一生,時時刻刻影響著他們。
二、語文教學中學習習慣的培養
1、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和寫字識字習慣
聽說讀是包含在口語交際能力中的,在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抓學生們的普通話,讓他們用普通話交流學習,我們還要培養學生們的傾聽習慣。我們可以舉辦朗讀和演講比賽來鍛煉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在交際談話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我們在學生的寫字識字方面也要特別注意,小學階段的是寫字識字重要的培養階段,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可以掌握漢字的基本規律,從偏旁部首地學習下手,幫助學生形成好的寫字習慣。
2、培養學生好的預習習慣、自主學習習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學的內容先有一個全面地認識,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習,跟上老師的節奏。注意學生的個體特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行態度的培養和利用鼓勵激勵的方式培養興趣;設置合理的作業,從作業方面下手,設置課前預習的作業;制定合理教學計劃,了解學生的基本特征,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課前預習,落實到教學的環節中去;和家長交流配合,還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
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索,自己發現正確的答案;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主動思考,比如《鳥的天堂》中學生產生疑問,作者一共經過大樹幾次?或者為什么叫鳥的天堂?等等,我們要保持沉默,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營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無論什么時候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鯨》的這篇課文中,我們先引導學生對這個字進行解讀,讓學生發揮想象力,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踐是一切習慣養成的途徑,學習到《孔子拜師》的時候,我們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查閱古籍文章,對孔子產生最基本的認識。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培養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行課前預習、閱讀和思考結合、圈點批注、交流和討論以及寫讀書筆記等。在培養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學生作出專業的指導,進行閱讀訓練,在訓練中形成好的閱讀的習慣。
3、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動筆,進行多元激勵
語文可以體現在生活的處處方面,文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將觀察到的用筆記錄下來,通過親身體驗學到的東西不蒼白,充滿著自己的想象,可以促進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除了一些傳統的途徑,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元的鼓勵來激勵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是從學生的內心出發的,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給予他們積極正面的評價,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次還有一點,家庭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在小學階段不僅知識的傳授是重要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努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做到與時俱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霞.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08):63-64.
[2]張曉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0(98):61-62.
[3]孫世丹.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探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小寨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