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幼稚可愛的年齡階段,對每件事都充滿了好奇,尤其像英語這種對他們來說“神奇的語言”,剛接觸還有一定的興趣,再加上教師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學生展示出來,利用思維導圖這一優點,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語感及寫作能力,正確打開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思維導圖;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363
引言
思維導圖是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益,克服學習障礙的思維方式。隨后幾年內,思維導圖被教師在教學中廣泛運用,思維導圖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任何一個學科都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教學,把思維導圖和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是近幾年教育部門所研究的話題之一。因此,教學的一大創新是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把思維導圖融入進來,要包括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每節內容的重點以及單詞的特點,要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總結出思維導圖,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概述
思維導圖,別稱心智導圖,在上世紀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提出。二十一世紀以來思維導圖的作用逐漸被我國教育界所發掘并高度重視,也逐漸廣泛的被應用于全國各地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思維導圖從形式上來看,是由一個或多個中心主題向四周進行放射式的拓展,隨后對這些分支加以色彩與字體顏色的變化,對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在紙上進行可視化。思維導圖的實質是將形象思維同抽象化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通過圖像與線條來描繪出思維的痕跡,在精心設計的思維導圖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的觀察到思維活動的過程。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分析
2.1提高小學生記憶效果
小學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活躍期和關鍵期,教師要讓小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增加小學生的單詞儲備量,提高小學生的記憶能力。英語枯燥乏味,教師可以運用好的思維導圖將機械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具體實踐加以結合,巧妙設計思維導圖,能引導小學生自主參與英語教學實踐,在聽說讀寫中,吸收和積累英語單詞,幫助小學生提高記憶效果,形成閱讀理解能力。
2.2有利于梳理知識內容
在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推進中,深度學習是近年來學校教育的熱名詞,這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學生的知識學習不能停留在表層,要實現深度的學習和思考。深度學習,就是通過知識的不斷連接,促進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應用后,形成深層次的思考和知識聯系。這與思維導圖本身的作用如出一轍。小學英語的學習,是需要從詞匯到文本,從文本到語篇不斷連接的,思維導圖,剛好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從知識體系構建到內容梳理的過程,對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2.3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英語知識本身便具有極強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會遇到多方面的困難。為了能夠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候的心理負擔,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自己的智慧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點轉化為更加直觀系統化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讓每個知識點存在強烈的關聯性,也能夠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系統化的英語知識學習思路,學生能夠逐步尋找到最為適合自己發展的英語知識學習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成績才能夠從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夠借此機會激發出來。在后續的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時刻保持較高的知識點研究熱情。這對于未來發展而言學生是受益終身的。為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時間學習如何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思維導圖,切實幫助自己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能夠借此機會得到有效緩解。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3.1思維導圖在課前導入的應用
相較于高年齡學生而言,小學階段的學生較容易受到周邊 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擾。大多數小學生很難快速的從松散的課 間環境調整到嚴肅認真的課堂狀態,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初期 進行合理的課前導入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快速轉變學生的課 堂狀態。面對這種情況,通過思維導圖來引入新課程的知識可 以保證學生快速的進入到課堂內容的學習狀態。例如,外研版 (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上冊 Module4 的課程,本課程主要圍繞 “Colour”展開,教師可以在課堂初期在黑板中央寫出較大的 Colour,以接龍的形式讓學生上臺,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畫出思 維導圖的分支,隨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出生活中有關黑板中所 寫顏色的具體事物,從而在黑板上形成一個脈絡清晰分明的英 語知識體系。通過這種思維導圖的課前導入可以切實提高學生 們的英語課堂參與程度,更直觀的感受到發散思維的模式,為 拓展思維強化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3.2英語閱讀與思維導圖的有效結合
小學英語這一科目的教學少不了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的閱讀不像語文那樣得心 應手,面對英語閱讀,學生不僅要豐富自己的單詞量,還要能夠運用到具體的閱讀或者寫作中來。 在閱讀的教學活動中引入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閱讀中的邏輯關系,從而理解閱讀 文章的內容。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Do you like cooking?”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小 學生根據文章的邏輯思維來畫出該文章的結構,根據文章內容的思維導圖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還可以提出問題如“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draw the steps for the author to cook the meal?”這 樣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有邏輯有思維地去完成英語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在學生完成文章的 思維導圖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和教師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還要鼓勵有不 同觀點的同學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讓小學生體會 閱讀技巧,還能夠活躍英語課堂中討論學習的氣氛。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一項英語寫作的作業, 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寫一篇有關“cooking”的英語作文,要求作文內容流暢通順,邏輯要清晰合 理,以此來鞏固當天所學內容。
3.3利用思維導圖優化詞匯教學
英語詞匯的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只有不斷拓展自身的英語詞匯量,學生在理解其他英語知識的時候才能夠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無論是進行閱讀還是創作文章,豐富的英語詞匯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更多難度大的英語文章,促進學生寫作更富有水平的英語作文。由此可見,詞匯知識的積累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的英語詞匯傳授過程中,學生僅能夠進行機械化的記憶。這種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極易讓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產生疲勞感,學生的記憶效果也在逐漸衰退。為此,教師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積極利用思維導圖創造全新的英語詞匯教學環境。在此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下,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將具有同等特點的單詞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經過這種精細化的詞匯分類工作后,每個單詞之間都能夠產生強烈的關聯性,切實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英語詞匯含義,詞匯背誦效率也在逐步提升。
3.4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的應用
小學英語綜合能力水平主要通過英語寫作來展現出來,同 時英語寫作也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F階段的小學 英語寫作相對簡單,但學生都缺乏對英語寫作的思路,覺得很 難通過英文來表達出自己內心所想。在這種條件下,思維導圖 可以很好的挖掘出學生心中所想,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拓展英 語思維。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既可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 寫作真正成為一件輕松、有成就感的事情,又可在不斷的寫作 事件中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結束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經常使用思維導圖,發揮出思維導圖的巨大作用,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教師要重視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璐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小學時代,2019(34):37-38.
[2]武永芳.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利用[J].新課程(上),2019(10):8.
[3]張慧娟.有效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J].知識文庫,2018(01):100.
[4]周亮亮.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江西教育,2017(15):87.
[5]施利鋒.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7(06):121-122.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小寨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