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欽
摘要: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民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高中政治課堂中,要堅持立德樹人這個任務就必須培養政治學科素養,尤其是政治核心素養中的理性精神的研究,對提升學生成績、提升學生的自我價值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學科素養;理性精神;認知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作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核心素養。而這些學科素養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中來獲得,而本文主要著手解決的是其中的理性精神的培養。在高中階段,在學生的一生中是比較有意義的時期,即將由青春年少走向成年的時候,學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知識獲取的提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但是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常會出現的不理性行為,比如沖動,暴躁或者過于稚嫩,片面,嚴重影響他們的成長。所以在政治科教學過程中,對于理性精神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
一、當前政治教學中理性精神素養的現狀
從國際來看,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啟動了“素養的界定與遴選”項目,促進了各國由基于分科知識的課程向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轉變。英國提出了基于素養的課程(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旨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國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也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概念。同時,正在進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也將核心素養作為重要的育人目標。核心素養的提出和新課程的理念從方向上來看也是一致的。都是注重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注重學生的獨立思維的培養,以及文化底蘊的沉淀。
然而,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理性精神的培養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在教學思想上:重視教法研究與改革,對學法的研究與改革還不夠深入;受到傳統的“師道尊嚴”傳統觀念影響,仍然以教師為課堂的主體,以教師自己講授為主,整個課堂缺乏學生的交流;重視應試教學,以成績論成敗的評價標準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的研究還不夠明確和自覺。2.在教學實踐上:學科核心素養作為近幾年來的一個新詞,很多老師都不太了解,或者說缺乏深入了解,忽視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在課堂教學效果上:教師仍然以唱獨角戲為主,學生被動,對學習不感興趣。,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就存在嚴重的形式化傾向,在課堂教學中忽視理性精神的培養。
二、理性精神核心素養在政治課堂教學的培養措施
培養政治學科理性精神核心素養是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也是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相一致的,在學習和生活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進行深入的進行研究,使學生得以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價值。我在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提升理論修養,增強教學技能
作為一名優秀的與時俱進的教師要重視理性精神核心素養的培養,因為這關系到學生的是否全面健康發展。首先,深入學習政治學科素養理論知識。要掌握學科素養知識體系,積極參加各種研討培訓、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篩選適合提升學生理性精神學科素養的案例用于教學。其次,增強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效率。當前政治課堂教學提倡議題式的教學,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創設情境。比如《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教學為例,課前布置,精心準備,理清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有效預習,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通過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合作探究,總結升華來實現合作學習浸潤理性精神核心素養的。教師積極創設問題情境,組織有效課堂活動,采用合適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在講解過程中培養學生理性精神核心素養,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備課要求。同時,要合理安排課后復習和作業。課后作業是培養學生理性精神核心素養的途徑,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不僅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鍛煉學科思維,還檢測了學習效果,而正確的學科思維將極大的提升學生理性精神學科素養的培養。
(二)樹立正能量三觀,養成學習興趣
首先,給學生樹立正能量三觀。受現實生活中,抖音、微信等各種自媒體的影響,學生的三觀很容易偏離主流軌道,而思想政治學科不是一個“死記硬背”的學科,是能為中國未來發展培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才的學科,所以在高中階段,不管是選修思想政治課程的還是沒有選修的,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科認識,給學生正能量的三觀。其次,緊跟教師步伐,養成學習興趣。在理性精神核心素養背景下課堂教學方式進行轉變,改變“唯分數論”的教學誤區,改變教師是課堂主體的局面。把學生真正地當做課堂的主體,教給他們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讓他們成為“會答題的機器”,促進他們可持續的個性發展。引導教師轉變課堂教學觀念和模式,提升教學能力;最后,教師的評價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的參與,同時對學生的參與要及時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質疑要及時引導和梳理,使學生在每一次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都是一次知識的梳理,是一次對自己觀點的深刻剖析,是一次信心的提振,進而使參與成為其奮發向上的動力。學生在理性精神學科素養的指導下,體驗生活的快樂才能更加自覺的在生活中加強理性精神核心學科素養。
政治學科理性精神素養的培養是沒有定規定法的,我們只是在這一階段上,在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探索經驗所得,然而教材會變,學生會變,現實會變,我們的思維也會因時而變。所以我們會在研究政治學科理性精神素養的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探索,為學生的學習路上帶去一路繁花。
參考文獻:
[1]李祖布, 核心素養視角下思想政治課教學策略的轉變[J] .教學與管理, 2018(1)
[2]于涵 莫雷主編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第1版
[3]劉霞等,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實證調查[J] 中國教育學刊,2016(6)
[4]楊有平 巧妙教學設計提升核心素養——以“政治的力:依法行使”為例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7(4)
[5] 陳永中.政治教學的智慧追求: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6):95-98.
[6]馮志遠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故事全集》時代文藝出版 2010年1月第2版。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第二中學 福建 莆田 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