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
【摘要】在高中階段,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和水平在逐步提升,情感發展日漸成熟。但是學生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相對比較弱,自我調節意識淡薄。班主任的關注點不應該集中在學生的成績上,而是要能夠關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尤其是當學生出現負面情緒時,班主任要能以一顆真誠之心去對待學生。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愛去滋養學生的心靈,呵護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高中階段;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在高中階段,學生不僅承受著繁重的學習任務,直面人生中最重要的高考,還要應對來自父母以及老師無形的精神壓力。班主任要善于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尤其是當學生出現負面情緒時,要能以一顆真誠之心去對待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愛去滋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如慈父慈母般的關愛之下健康地成長。因為班主任無微不至的關愛,才是最貼心的教育方式。
一、高中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在高中階段,學生不僅要面臨著繁重的學業任務,還肩負著來自家長以及教師的無形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認知能力與水平逐步提升,情感發展日漸成熟。但是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相對較弱,需要班主任能及時地進行教育與引導。傳統的德育教育形式較為單一,多是以教師的說教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聽從者與參與者。
同時,教師在思想上對德育教育重視程度不夠,他們更多的會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分數,認為學生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簡單地認為學生把自己的成績提升上去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素養,則也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自然就會逐步提升。長此以往,致使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夠扎實,更多的情況下是停留在形式上。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也不利于學生身心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一)充分尊重學生
高中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班主任要想順利的開展德育工作,首先就要能懂得尊重學生。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并不是停留在口頭上面的,而是要能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的點滴之中,真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尊重每一個學生。
比如,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雜而瑣碎的,班級中的大小事務都需要班主任能用心地去處理、去解決。有的時候,班主任會因為繁重的工作壓力,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尊重與理解。特別是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班主任心里著急,又急于去解決問題,很容易忽略學生的感受。可能在幫助學生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缺乏技巧與方法或者言語不當。無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大聲地對學生進行斥責,在無意當中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雖然,班主任處理問題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更好地成長。但是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依然會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危害學生的一生。
因此,班主任要能清晰地意識到尊重學生才是教育學生的前提。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也更容易被學生接納和認可。班主任不要急于去否定學生的一切,而是要能靜下心來與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耐下心來傾聽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
(二)樹立良好班風
一個班集體的分氣就是班風,樹立積極向上的班風僅僅依靠班主任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是需要班級當中每一個成員共同營造的一種氛圍,因為班風能直接地反映一個班級整體精神風貌與特點。良好班風的形成,不僅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還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班主任要能通過自己細致的觀察力,深入地了解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特別是班級當中學習能力不足或者基礎薄弱的學生,班主任要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因為相比于嚴厲的訓斥與斥責,班主任循循善誘的教導,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因此,班主任要能給予特殊群體的學生一定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也能更好地營造出和諧的班級氛圍,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此外,教師還要能擁有善于觀察的眼睛,積極在班級當中樹立優秀的榜樣與典型,可以將比較抽象的道德規范變得更加具體,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效仿。
(三)懂得獎懲分明
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中,還能要能做到獎懲分明。無論是對學生批評,或者是表揚,都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班主任要能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對于學生身上的優點,班主任要能鼓勵學生繼續保持。相反,對于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班主任要能和學生共同找出完善的辦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中,要能用自己的真心去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真正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采用適合的教育方式,樹立良好的班風;懂得獎懲分明,取得學生的信任與支持,讓學生在春風化雨班的教育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杰.“德育”“美育”融入《微電影創作》課程實踐研究.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4.01(2021):63-65.
[2]何齊宗;晏志偉.全球視野的德育理念:目標、內容、策略及啟示--基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文獻的研究.教育科學,36.06(2020):7-14.
[3]曹政;任少波.論德育共同體的內生性、協同性與生態性.浙江社會科學,12(2020):112-116+160.
[4]呼和;張紅霞.學科德育在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中的地位--評《“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學科德育研究》.社會科學家,12(2020):15.
[5]劉冬梅.潤物無聲的“滲透”相得益彰的“精彩”--淺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少先隊活動中如何滲透德育[J].華夏教師,2017.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