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是最讓班主任頭疼的一件事。作為班級的引導者、管理者,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將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教學效果以及學生未來走向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育。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質量,這就給班主任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對此,本文就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性策略進行探討,旨在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管理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1-147
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進入集體生活的初始階段,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品德修養的培養和形成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管理小學生的時候,班主任要面對的學生,年齡小、沒有正確的意識和規則概念,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對此,班主任要有足夠的耐心,用愛來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集體、用于向上的觀念和精神,進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從而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
一、言傳身教,培養良好行為
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缺乏一定的自主行為和習慣。并且,他們的品德成長、行為習慣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影響,也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觀念。所以,班主任要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來教育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影響學生,轉變學生的觀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小學生需要培養自己的時間觀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班主任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用良好的時間觀念為學生做出表率,讓學生自覺遵守時間,培養自己的良好行為;或者,需要學生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負責清潔衛生的時候,班主任可以要求每個學生桌面整潔,搞好個人衛生。但是,一部分學生無法做到個人桌面衛生的清潔。所以,班主任要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將桌面清理干凈。當這部分學生發現自己的桌子被清理的干干凈凈后,他們會覺得不好意思,都開始自己整理桌面,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再或者,部分學生因為一次成績的失利而失去自信,當班主任發現后,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下次是否能夠改正,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的心智,有助于學生良好行為的培養,也為班級質量的提升打造基礎。
二、和諧環境,提升管理效率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融洽的班級環境是開展有效班級管理的前提。通過為學生創設和諧的班級環境,有助于學生心理壓力的緩解,能夠讓學生積極面對班主任,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分享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可以和班主任交朋友,有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能確保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班主任要積極為學生建立一個融洽、和諧的班級環境,讓學生放開自己的心,使其能夠積極和任課教師、班主任、同學相互交流,從而解決自己所遇到的難題,克服困難,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班級環境的構建中,規章制度是必要存在。所以,班主任可以設計一個獎懲措施,根據學生遵守、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來加減學生的分數,當學生遲到、早退需要扣一定的分數;運動、學習成績提升,則會增加一定的分數,用分數來約束學生。當然,為了做出表率,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或者,班主任可以多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如,集體跳繩、“六一”兒童節,讓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在主題班會中組織學生講故事、做手工等,還可以在每周的一節班會課中,滲透德育的價值觀念,讓學生觀看和學習,再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踐行德育理念,進而從活動中體會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通過建立融洽的班級環境,讓學生主動加入到班級活動中,從而提升管理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
想要實現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由于小學生的表現欲很強,都想在教師、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班主任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改進班級管理模式,為學生制定靈活的班級管理策略,依據班級干部為主體來完善班級管理體系,讓學生加入到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培養管理興趣。這樣不僅能協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還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級環境。
例如,在班干部的選拔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讓學生“毛遂自薦”,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每位學生都一張選票,這個選票可以選擇自己心中的班干部,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當然,在選舉完班干部之后,班主任要設計一定時間的試用期,讓全班學生監督班干部,觀察他們的表現;或者,班主任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建議,然后再選擇班干部。如,在選擇過程中,班主任要先和學生進行溝通,可以詢問學生一些問題。“這個候選人是否合適?”“合適的原因?”“對班級管理、對你們的學習是否有幫助?”等問題。學生在深思熟慮之后,會選擇自己認可的學生來當班干部。通過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發揮自己價值,提升自己的能力。
綜上所述,相比較初高中的班級管理工作來說,小學班級管理相對簡單,主要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為主要目標。因此,班主任始終要落實以學生實際情況基礎,多種管理方式并存的方法,組織學生開展管理工作,讓學生在和諧的班級管理中,主動學習、積極加入班級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還能讓班主任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學生更加專業的管理知識,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果,為學生全面發展努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梁麗.我國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劉爽.中小學班主任專業發展激勵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0.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