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輝
摘要:“一題多變”強調的是在同類數學問題中,采用不同的問法或者不同的形式進行變換,并歸納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步驟,從而使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夠得到有效鍛煉,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鍛煉他們能夠舉反三,不至于陷入死學知識的困境。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該如何運用“一題多變”的方法來加強對小學生在數學問題中的訓練?
關鍵詞:小學數學;一題多變;深度學習
引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小,學習主動性不強,特別是在學習數學科目時,很多小學生都會覺得數學沒有語文好學,語文可以聽得更明白,更清楚,但數學有的題目自己真的無法理解。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為了推進教學進度,而一味地將課本知識進行單方面的灌輸,從而導致了小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興趣,更丟失了正確的解題思維。
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鞏固知識
數學這門學科的前后知識有著特別強的關聯性,它就像一部邏輯緊密而精彩的電視劇,如果前面的劇情你沒有看懂或者沒跟上,那么后面的內容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解答方法的。特別是小學生,他們一方面處于思維形成與建立的關鍵時期,另一方面在抽象思維能力上還極其欠缺,所以,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應該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切忌急于求成,或者不顧學生是否掌握,而在課堂教學中,不給學生充分的考慮和反應時間,就急于推進教學進度。因此,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特點和能力,然后在課堂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有關兩積之和的應用題解題教學中,有的學生會計算等式,但遇到應用題就容易出錯,這時教師就應該采用一些一題多變的方法來循序漸進地幫助小學生對其基礎知識進行現固。如學校買來5袋大米,每袋大米是25千克,買來白面120千克,請問學校買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通過已知條件,學生可以列出關系式5×25+120。然后,教師可以將白面的千克數變成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如學校買來5袋大米,毎袋大米是25千克,買來白面6袋,毎袋20千克請問學校買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小學生會發現題目的問題沒有改變,那么依照前面的關系式可以列出最后的關系式為:5×25+6×20。通過這樣的変式練習,既可以鞏固學生的運算基礎,也可以鍛煉他們注意解題過程中抓住關鍵信息,或在讀題解題過程中注意分解題干,從而將最有效的信息運用到解題當中,進而節省解題時間,提高解題能力。此外,在對小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現固的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提高學生解題方法的總結能力的提升,從而保證小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類似題目可以更為清晰地找出解答思路,建立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混合運算教學開始之前,對于小學生的單獨運算能力的提升教學十分必要,這有利于他們在長期的學習和考試中獲得先天條件。
二、一題多問,強化學生解題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解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題多問”的方法,來對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有效訓練。首先,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對教材中的經典例題進行問題形式的轉化,從而考察和訓練學生,看看他們在面對同樣的題目,而問法不同時,學生們是否能夠轉換思路進行解答;其次,教師也可以在教案中,針對每堂課所要開展的教學內容自行進行問題設計,針對一道題目,給出不同的問題,考察學生對待同一題目時是否能夠做到應對自如;最后,回歸到一題多解的訓練中來,做到由問到練、由練到精的全面能力的提升。例如:一批貨物,汽車毎次可以運走它的八分之一,5次可以運走它的幾分之幾?如果這批貨物重200噸,那么3次過后,已經運走了多少噸?剩余多少噸?在這道題目的解題過程中,很多學生容易掉入一個陷阱當中,那就是容易將題目想得過于復雜,其實轉換思路,每次汽車可以運走貨物的八分之一,不就剛好說明這批貨物可以被平均分為8份,然后每次運走一份,那么3次后,運走了八分之三。第二個問題,一種方法是可以將200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25噸,那么三次后,運走了75噸。第三個問題便得到答案125噸。其實,在類似的一題多問的訓練中,小學生可以對一道題目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思考,對題目做到不僅知其一,還知其二。
三、對課堂評價體系進行深度優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功能。而在對小學數學進行深度教學的改革過程中,課堂評價體系的深度優化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需要教師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改革。在小學數學深度化課堂評價中,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評價主體,應積極鼓勵學生通過發揮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參與課堂評價活動。通過自我評價、同學間的相互評價等,更加深刻地認識自身學習能力、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陷,使學生在獲得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促進深度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還應積極地調整評價標準,實現價值評價的多元化構建。以往學習成績、考試分數是評判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指標,在這種不科學的評價標準下,滋生了很多具有片面性的教學行為,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這就需要教師在正確教育價值觀的引領下,制訂多元化的評價標準,以此對學生開展更為客觀、全面的評價。
結論:
同時,一題多變的方法在現實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討論,共同對一套題目進行研究,直到將這套題目探究得清晰透徹,而不必讓學生過多地進行解題訓練,自認為只要練得多,就能提高能力。實際上,真正解題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對同類題目不同變化的解答訓練。
參考文獻:
[1]安玉.“一題多變”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的運用[J].百科知識,2020(03):48-49.
[2]呂紅蘭.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變的實施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2):155.
靈寶市實驗小學 4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