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會利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些體育技術動作。在學習過程中,傳統教學中反復訓練的方式容易激發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興趣設計豐富的趣味環節,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態度,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激發他們探究體育技術動作的熱情,使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提高身體素質,推動體育教學的高效進行。基于此,對趣味模式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075
引言
小學體育深刻影響著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很難適應學生個性需求,為此要積極開發多元的課堂教學形式,以體育趣味性內容的開發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感受由體育帶來的樂趣,“趣味課課練”的教學創新勢在必行。
一、激發運動興趣,體驗運動快樂
體育活動可以幫助提高心肺功能促進骨骼肌健康。但越胖的學生越不喜歡體育課,因為上體育課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越胖的學生越覺得上體育課累。如何讓體育課變得更有趣,讓學生愛上體育,這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問題。兒童的心理特點是愛玩、好奇心強,但是忍耐性差。特別是傳統的以“跑、跳、投”競技體育為內容的教學模式,枯燥無味,容易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抵觸情緒,所以我們應該不斷變換鍛煉方法和內容。體育老師要和學生一起活動,用兒童理解的語言和他們交談,設計既有參與性又有樂趣的活動,讓他們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可以充分運用新器材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購置些價廉物美的小型運動器材,比如“呼啦圈”“溜溜球”等,和學生一起玩,既可以豐富運動內容,又可以進一步激發肥胖學生參加運動的熱情。除此以外,可以經常變換練習方法,使學生對運動產生強烈的興趣。比如,可以將跑步練習變成行進間高抬腿跑、變速跑、追逐跑,或是計時跑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學習多種鍛煉方法,又可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也不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時,要了解學生的體育運動特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通過學習使自己的特長得到發展,主動進行體育弱項的強化學習,提高他們的體育綜合能力。例如,在進行跑步練習時,一些學生的耐力較強,爆發力不強,而一些學生的耐力不足,爆發力較強。針對學生的特點,在進行訓練時,教師在肯定學生優勢的同時,根據他們的特長布置練習任務,讓耐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長跑訓練,讓爆發力強的學生進行短跑訓練。根據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都能獲得自信心,可以主動進行弱項練習,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
三、打造快樂體育,增進師生情感
構建陽光體育活動,實施快樂體育運動理念,讓學生能夠在積極的氛圍中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育運動技能,激發體育運動興趣,真正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激活學生參與思維,讓他們在課堂參與中充滿樂趣,還體育課堂的本質。基于此,教師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努力構建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體育運動時間,不斷挖掘運動潛能,并能夠與其他同學一起互動,讓課堂氛圍和諧友好,讓學生樂于加入體育學習過程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師生平等的關系開展教與學活動,構建友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參與體育運動。例如,針對跑步訓練教學,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位學生的運動素養,對能力的強弱有清晰的認識,制定好本堂課完成的目標任務,然后實施分層訓練,針對不同類別學生提出具體化要求,從而能夠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參與訓練過程之中。具體的教學活動可以這樣實施:首先進行合理分組,按照運動素養高低將班級同學分為四組,并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跟隨音樂做好熱身運動,有的學生動作滑稽,有的超級可愛,完成了動物操,活動了關節然后提要求。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組織傳球接力游戲,當掌握了基本的要領后,接著以20米為間距,分成四段,并在終點處放好小紅旗,看哪個小組在五分鐘內傳遞的球最多……在這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沉浸于歡樂氣氛中,大家參與度非常高,整個課堂充滿動感與活力,每位學生都極力表現自我。
四、加強思想教育,啟發思維能力
游戲的特點之一是思想性很強,因此思想教育應貫穿游戲始終。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兒童必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從中可以看出,小學課程應關注學生生活,積極利用周圍環境和社區資源,關注課程各領域的有機整合,促進學生整體、和諧、主動、健康發展。小學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提出,使我們在如何整合課程資源、整合各領域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和實踐,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注意對學生智力的培養。如教學《沖過火刀網》時,啟發學生想一想,怎樣投中活動目標,怎樣躲避投來的球?這些應變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遵循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將運動技能與運動素養結合起來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參與,挖掘他們的潛能,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真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雪芳.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2):157-158.
[2]王珊珊.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4):118.
[3]許麗春.論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教學[J].黑河教育,2019(04):53-54.
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彭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