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川
摘要: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下,新課程改革逐步落實,促使教師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發生變化,對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手段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相比以往,更加充分的調動起了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所以,身為當今時代下的小學數學任課教師,應當努力的適應當今的教學環境,融入到新課程改革當中,盡最大的力量促進學生全面進步。接下來,本文將站在教學實踐的角度上對此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幫助,共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一直以來,數學課程都是小學基礎教育體系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門課程。但是,傳統課堂教學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持,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很難激發其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質量遲遲不能得到改善,阻礙了學生的綜合性提升。所以,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下,教師需要不斷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打造與以往不同的數學課堂,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創設教學情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理性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相反,他們對一些感性的、直觀的畫面有非常敏銳的感知能力。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直觀情境,必然能夠讓教學活動事半功倍,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更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直觀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通過更加生動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激發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執教“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校園當中的場景,讓學生通過抽象畫的思維,發現隱藏在校園當中的圖形,由此初步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并培養學生的學習基礎,為后續的深入教學創造有利條件。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歸納出了這幅圖片當中包含的所有四邊形,然后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初步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概念的基礎上,歸納出圖片當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帶領學生復習此前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從而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在這樣直觀的教學中,學生能夠非常準確的認識到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什么是梯形,并且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到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元素,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升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提問
數學源自于現實生活,是通過數學的語言對現實生活進行量化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見,數學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當不斷改變課堂提問的方式。為了讓課堂提問和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教師可以在提問的過程中引進生活元素,從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場景,感知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應用意識,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為了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部分知識的理解。首先,教師可在課堂上提問:“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聯系,不知道同學們的眼睛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此時,教師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場景的圖片,讓學生從中挖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思維會處在非常活躍的狀態。此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積極表現做出評價,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并再次向學生提問:“在大家尋找圖形的過程中,有沒有總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呢?哪一位聰明的同學可以使用專業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呢?”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對這部分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助力。
三、適當課外拓展
在新課程標準當中,明確的指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當中的知識,更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相應的課外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拓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接觸更多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內容進行拓展時,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隨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用圖釘和紙條,制作一些可動的平行四邊形模型,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隨后,教師帶領學生調整平行四邊形的模型,讓學生探究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以及菱形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提升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一來,通過拓展活動,學生充分的意識到了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也發現了數學知識的無窮的可探索性,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數學,積極的融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心血,不斷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當中,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讓學生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數學教育,為學生的全面化、個性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明英.挖掘教材?研究學生?突破難點?提高質量——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70-71.
[2]王業紅,王登紅.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178.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白沙小學 福建 三明 36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