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怡
摘? 要: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繁華的街道沒有車輛,沒有行人,不過還好,經過我們國家與人民不懈的努力,現在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新冠疫苗也在不斷地接種中。疫情過后我國的經濟在不斷復蘇,此時,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顯得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后疫情時代下高校大學生就業的現狀以及對存在的問題列舉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新冠肺炎;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對策
引言: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人民健康遭到威脅的時候,經濟也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經濟降低,就業困難增大。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更是社會重要的一部分。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是學生自己的利益問題,還是學生背后家庭的希望,以及整個社會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穩就業,保就業。
一、后疫情時代下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就業市場需求減少,招聘渠道受阻
后疫情時代,是疫情沒有完全消失,各地疫情此起彼伏。這樣的時代環境下,給企業的經營者帶去了很大的經營困難,進而影響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其一,由于企業經營困難,那么企業的就業崗位就會隨之變少,給大學生提供的崗位就變得少了。在疫情持續期間,我國的多家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方面,企業流動性下降,阻礙正常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另一個方面,企業供應鏈也遭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在現在的發展時代,各企業相互合作依存,產業供應鏈的穩定是后期企業發展和存續的基礎。其二,企業的招聘渠道受阻,設置人才的招聘門檻。隨著疫情的漸漸平息,國內企業陸續復工,企業更加想要高素質的人才。因為疫情,企業不能像以前一樣去高校開展線下招聘會,這就使那些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在招聘軟件上沒有優勢,進而沒有就業機會。
(二)高校教學滯后
在現在的疫情情況下,學校只能在線上推送就業信息,相對比較片面,精準力不夠。對此,學校沒有進行精細化管理,不能夠滿足畢業生的需求,導致學生在判斷就業信息時不夠精準,在選擇就業的時候沒有目標比較茫然。再者,高校的教學模式固化,缺乏合理性。
(三)高校大學生自身能力欠缺
疫情背景下,造成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自身能力欠缺。部分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相對比較低,缺乏核心競爭力。一方面,企業的經營不斷創新,衍生的企業崗位對就業人才的要求就有所提高;但是當前的高校大學生整體素質較弱,不符合企業崗位的需求。另一個方面,大學生的就業意識缺乏,自身懶散,不能夠根據當前的形勢及時地做出有效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競爭力降低。
二、后疫情時代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對策
(一)加強宏觀調控
當前的各級政府領導更要充分的認識到這個難題,針對這一群體的需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大學生更高質量的就業。在我國疫情時而出現,國外疫情輸入的情況,政府當下的對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增加基層事業單位的就業崗位;二、可以讓學生入伍鍛煉;三、擴大就業見習方式;四、鼓勵中小微企業多招錄大學生。在就業難題的問題上供給側結構是關鍵的原因,因此,政府要在現行的基礎政策上,加快推進社會經濟與大學生就業創業戶型融合,幫助大學生打開新的空間、途徑和思路,激發社會新引擎。有了新的活力,就有了新的技術,有了新的技術就多了新的就業空間,進而推進社會經濟增長。
(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多崗位
在當今的社會形勢下,企業要加強創新力度。第一,面對我國持續性疫情和社會經濟下行的兩種壓力,企業如果想擺脫困難,除了加強自身管理能力,保證經營穩定之外,還要提升資源配置,減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生存能力;此外,結合市場需要,精準定位,不斷創新發展,提供更多工作崗位,幫助大學生實現就業,穩定社會就業形勢。第二,轉變用人理念,創新招聘渠道。大學生在企業的發展方向上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高校提高教學水準
疫情背景下,學校要及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結合自身的特點,精準施策。安全防疫的情況下,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提高就業能力。高校要對當前形勢進行正確的分析,探索符合國情的教學模式,培養就業人才。一方面學校的教育學科內容的時候,堅持把學生就業當做主要的教學方向,增強教學的實用性,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疫情安全的情況下,開展實踐培訓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工作環境。
(四)保持良好的心態
對于大學生自己來說,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就業心態,不要著急,不要氣餒。要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提高技能,最后,充分做好就業的準備,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適合自己發展方向,合理規劃就業,當工作來臨的時候可以完美接住并且做到最好。
結論:綜上所述,疫情給高校大學生的就業不單單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另一個角度的機會,所以大學生們要積極地應對。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此外,政府、企業、學校也要各司其職最大可能地幫助大學生完成就業,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穩定就業形勢。
參考文獻:
[1]徐閂鎖.后疫情時代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05):142-144.
[2]蔣南琪.后疫情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路徑[J].人才資源開發,2020(23):52-53.
(作者單位:沈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