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楊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和教育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將信息技術和教育相融合,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歷史教學也是如此,信息網絡技術和歷史教學相融合,能讓歷史教學的方式更豐富和靈活,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手段和模式。本文從當前學校歷史教學的現狀出發,提出了在信息化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學校歷史課堂教學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以給廣大歷史教師一些教學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歷史
隨著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也逐步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新鮮的生命和活力,歷史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程,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提升他們的歷史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歷史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歷史教學,是當前歷史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從歷史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方面,當前歷史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還不夠密切,很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仍喜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這使得歷史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當前歷史教學中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還不夠平衡,譬如多媒體課件應用已比較廣泛,很多歷史教師在教學中也喜歡采用多媒體教學,但其他一些信息化教學手段則應用不夠廣泛,很多歷史老師對微課、電子書包等新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和手段還不夠了解,也很少在教學中應用。由此,作為歷史老師,應當與時俱進,學習新的網絡信息教學方法和手段,了解其操作方法,將更多新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歷史教學中,以更好地提高歷史教學的成效。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歷史預習活動
預習活動是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預習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以前熟悉歷史課程的內容,可減輕教師課堂教學的負擔,也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自主學習能力。但在歷史教學的實際中,很多歷史教師并不注重學生的預習活動,要么沒有預習活動,要么預習活動很隨意,這些都影響學生的歷史學習成效,歷史教師應當注重預習活動,并且注重預習活動的高效性。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環境下,歷史教師可利用一些信息網絡手段來給學生布置歷史預習的任務,也可制作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前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自行反復觀看,并根據微視頻里的要求完成任務,以提高學生的歷史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開展《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概況和文化》的教學前,教師可根據該課的課程內容制作預習微視頻,微視頻時間會控制在8分鐘以內,微視頻的內容包含預習導入部分和預習任務部分,在導入部分,教師將利用視頻動畫給學生,整個視頻內容生動活潑,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大致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和文化的大體情況,在預習任務部分則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任務,如“三國鼎立時各國的名稱和建立者分別是什么?”“自主搜集材料,想一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兩個成語來源于什么戰爭?”等,讓學生通過對預習任務的完成來更好地熟悉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帶著自己的疑惑再去課堂教學,能夠讓歷史課堂教學更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綜合能力和素養。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歷史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過程的起始,起著引導的作用,好的教學導入能讓學生迅速代入到教學氛圍當中,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求知的興趣和欲望。作為歷史老師,也應當重視歷史教學導入環節,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可利用一些信息化手段開展導入活動,如多媒體課件、微視頻等,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多彩的特性幫助學生重現歷史時空,構建生動形象的歷史情境,由此幫助學生更好地代入歷史教學情境,激發他們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歷史教學的成效。例如,在開展《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概況》的教學時,教師可根據該課的具體課程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征來創設情境,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電視劇《大秦帝國》里面的一些片段,通過歷史影視劇的播放,學生們能夠很容易被代入當時的歷史時代當中,“同學們,你們知道秦朝是怎么建立的呢?在秦朝以前秦國又是怎樣一步步崛起的呢?”,學生們都興致勃勃,對秦王朝的建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豐富的聲光電要素,播放電視劇的相關片段,能夠把學生迅速拉回到漢代的歷史時空,教師由此開展教學導入能夠讓課堂氛圍更活躍,通過教學導入提高歷史教學的效果和成效。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歷史課堂提問
提問是教學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活動中是十分必要的,提問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課程內容是否理解到位,以便于教師據此調整教學策略,同時提問也能引導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他們思考的動力。很多歷史教師也喜歡在課堂上開展提問,但總的來看提問隨意性比較強,未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策劃,問題的針對性不足,同時很多教師也很少采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歷史課堂提問,這是當前突出存在的問題。在當前信息化的環境下,歷史教師也應當與時俱進,利用一些新的信息網絡技術手段來進行歷史提問,例如,在開展《先秦時期社會概況》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利用電子書包給學生實時發送課堂問題,學生們也通過電子書包接受問題,并在電子書包上作答提交,如“商鞅變法的歷史時代背景是怎樣的?”或“周朝在鞏固政權時采取了哪些措施,為什么要采取這些措施?”,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去思考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同時,和傳統的單個提問方式相比,利用電子書包可讓教師在后臺實時知曉班里每個學生的作答情況,如有必要,教師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點名讓其中一些同學口頭作答,這對于歷史課堂的教學也是有積極影響和意義的。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歷史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溫故而知新,只有及時溫習課堂所學,才能鞏固消化課堂知識,同時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素養,歷史教學也是如此,教師不能僅僅重視歷史教學的課堂部分,對歷史家庭作業部分也同樣需要重視和關注,好的歷史作業能讓學生在課后更好地鞏固掌握歷史知識和歷史概念,加深學生對歷史現象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和能力。在當前信息化的環境下,歷史教師也可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和手段來進行歷史家庭作業的布置,例如,在開展《先秦時期社會概況》的教學后,教師也可根據該課程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等制作課后微視頻,和預習微視頻類似,課后微視頻也包含知識鞏固和作業任務的部分,在鞏固部分,教師將課堂所學以動畫的形式進行概括和梳理,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課堂所學知識,同時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在作業部分,教師在微視頻中布置學生需要完成的課后作業,作業內容按照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進行分層設計,如“中國文化起源于哪里?”或“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先秦時期的社會文化概括”,通過不同層次作業的布置,引導學生在課后深入思考和探究,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和能力。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歷史學習評價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環節,評價包含對教師的評價和對學生的評價,但在實際的歷史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只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很少組織對教師展開評價,而在對學生的評價中,也是更注重學習成績等結果性評價,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則很少開展評價,同時,歷史教學評價也很少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在當前信息化的環境下,歷史教師應當重視教學評價部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來讓評價更加多元化,例如,歷史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或一些教學片斷錄制下來上傳到相關網絡平臺,學生家長、學生或其他教師都可針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做出自己的評價,這樣歷史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教學方面有哪些優勢和缺點,以便于在今后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歷史教師在評價學生方面也可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把學生們完成的歷史學習任務、作業拍照或小組活動時相互討論的過程拍攝小視頻等上傳到網絡平臺,讓其他學生、家長進行評論和留言,也能讓學生聽到來自各個方面的聲音,豐富評價主體,也起到展示學生風采和督促激勵學生的作用。
結語
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歷史課堂教學成效的提高需要歷史教師與時俱進,了解更多新的網絡信息教育技術和手段,并將這些技術手段和歷史教學有效融合,發揮信息網絡教育手段的優勢和長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歷史教學的成效,培養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孔祥愛.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26):161.
[2]齊東昌.淺談中職學校歷史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J].江西化工,2018(01):142-143.
[3]竇志強.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中職歷史教學的實效性[J].現代職業教育,2017(20):69.
[4]李雁.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10):139.
[5]楊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中職歷史教學的實效性[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11):132-133.
[6]王昕.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研究——兼談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比較[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