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潘建芳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程度不斷加深,德育已經變成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主要說明了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所在,分析了德育滲透的問題和造成這些問題的緣由,并且給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提出了合理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德育滲透
語文作為極具人文性的學科,教師不僅需要承擔教授知識的責任,還要重視學生價值觀的養成。價值觀是德育的重要內容,有良好的價值觀才可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所以,老師應該盡全力改進教學模式,開發潛在的德育資源,努力地提升學生德育方面的能力。
1小學高年級語文德育滲透的價值所在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有其獨特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德育的任務是優化人的思想,升華人的靈魂,教學生們怎樣成為優秀的人。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們學習必要的課本知識,又能提高自己道德方面的素質。如此,可以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價值觀等。
2德育滲透的現存問題
2.1在德育內容選擇上存在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上,賞析作品時,應該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新課改的程度正在加深,在課堂教學中養成學生的個性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給教師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于是,老師在選擇德育內容上難免會出現誤區,在賞析某個作品時,大多數時候會引領著學生,告訴學生該篇文章評判了什么,這就讓作品不再具有欣賞的價值,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2.2語文教師的觀念有一定偏差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部分行為不可避免地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會影響學生的某些品質。語文同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學課堂上,針對真善美,假惡丑的事件,老師的肯定與批判會影響學生的思考。大部分小學老師可能并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對知識了解的局限性,并沒有與學生有比較充分的交流。老師認同的榜樣更加會對他們有深刻的影響,可以幫他們建立健全人格品質,會對他們未來的成長產生影響,這種偏差的觀念也會致使德育滲透不充分。
2.3社會風氣與它的差異
如今的社會,新興的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社會風氣不可避免地要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愛比較,不夠誠信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精神方面的缺失。小學生暫時不能夠很好地判斷是非容易被網絡上消極的信息影響,更有甚者,在互聯網上得到的德育知識比語文教育中的多的多。小學語文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引導他們了解積極的事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應該使他們了解社會的現實性,但是同時要告訴他們,我們是可以改變現實的,只要我們足夠努力。社會風氣與它的這種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育滲透。
3原因分析
3.1傳統價值觀的錯誤導向
社會的應試教育觀念給了學校和老師不小的壓力,逼迫學校不得不死抓成績,輕視德育。在對小學語文老師的采訪中發現,他們的心理有一個共同的趨向,認為德育滲透只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與他們無關,而且這個并不影響升學率。于是他們并不是很重視,更不要提花費時間與精力在德育教學的研究上了。
3.2老師的專業性有待提高
小學語文老師的專業性不夠,致使他們不能很好地鉆研教材,更別提充分把知識與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應該更加深層次的開發每個課本內容所包含的德育知識,通過文章來解釋其中的道理,有機地進行滲透,體現在誦讀和寫作等等各個方面,能夠使同學們領悟到文學內在的意味,養成他們自主的學習能力,既能傳授知識,又可以進行良好的德育滲透。
3.3專業評價機制不存在
在當前,評價機制不夠全面,只有老師上公開課時領導和其他老師對他講解內容等的評價,不包含是否進行德育滲透的評分方面。這體現出在語文教學評價的方向上,缺少比較專業的評價機制。老師們也是更加習慣用比較單一的方式評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不進行德育評價,其實從內在來說,是缺少正確的意識。
4應對策略
4.1綜合把握文章,強調德育感情
第一步,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之前,能夠對上課要講授的知識有科學的掌握,能夠按照不同的德育層次對課本內容進行分類組合從而強調出德育內容。小學高年級語文教育的德育點主要是在孝敬父母,熱愛國家,哲理等方面。在六年級上學期,《懷念母親》《白色的翅膀》這一單元,構成了一個典型的德育點。老師的任務是緊握熱愛國家的主線,無論是詹天佑設計京張鐵路,還是季羨林懷念祖國;無論是戰士小高珍愛故鄉的草木,還是中華的少年謳歌祖國的萬物,都能夠使得同學們在課本知識學習過程中,體會華夏兒女的情懷,促進他們愛國主義的培養。同時,在課外也可以進行這一德育專題,讓同學們自行收集材料,進行演講。這對于小學教育是個非常好的方式,從全局與局部都進行了德育滲透。
4.2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同學進行教育
少數問題同學的存在是正常的,老師應該利用特別的專題課文熏陶他們,改變他們的價值觀。有一個語文老師曾經口述,班里有個學生比較喜歡動,平常的時候經常敲打其他學生。誦讀報紙時,他正在讓大家看他抓住的一只小鳥,圍坐一團。于是,他想出一個好辦法,借助這個契機,開始講述《燕子專列》,引領著同學們有了更新的感悟。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也更愿意去接受。
4.3在各個環節中進行有機滲透
緊握文章的關鍵詞句進行賞析,引導學生們體會課文的形與神,讓他們沉浸在文章的情境里,受到更深的啟發。老師應該帶領同學們體會文章中的主旨句,這個有利于他們把我課文的基調。與此同時,進行豐富的課外語文活動,能夠養成他們的個性品質。例如,在課堂上進行了《如夢令》的學習,可以讓他們在課外時間自主了解李清照,閱讀她的其他作品,這樣才能夠對課本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這種方式可以讓他們對學習有更大的興趣,帶著強大的閱讀興趣,進行精神的洗禮。
5結束語
隨著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小學高年級語文德育教學也在不斷優化。雖然目前仍然存在不小的問題,但是我們已經總結分析了原因所在,并提出了解決措施,相信通過老師們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老師們也要不斷探索更好的德育滲透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維維.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徐長穎.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1(2):159-162.
[3]王玉香.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87-188.
(永勝縣順州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