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佳強
摘要:目前,在科教興國中素質教育成為了重要戰略手段。但是,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學科的實際教學呈現出不容樂觀的現狀,在教學方式內容以及師資隊伍等各個方面存在嚴重的落后現象,同時部分中職生不具有健康和完善的良好體育運動環境,導致中職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參與降低了自主性以及積極性,嚴重阻礙了對中職生進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對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積極思考,以此使中等職業學校實現體育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現狀;改善對策
引言
中等職業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體育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的不斷發展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助于中職生實現全面性的協調發展,社會各界對其有著廣泛的關注。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不斷涌現出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對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的體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嚴重影響。對此,教師需要將教育方法以及理念進行轉變,根據中職生的個性發展特點針對體育教育方案進行進一步制定,使中職生的身心能夠實現健康發展,使其體魄能夠得到強健。
一、當下,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教學觀念存在陳舊化
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是主要的引路人,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與樂觀精神有效培養是體育任課教師的首要職責,由此可以看出,在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上教師有著一定的決定性作用。但是,當下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有著落后的現象,主要體現在:教師對體育課程所發揮出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單純地認定只要學生在文化課程中取得好成績就夠了,只要簡單地了解一下體育知識就行了,由于教師不重視自己的教學工作,因此,對體育課程的教學觀念未能及時有效的更新。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對社會需求已經無法做到較好的滿足,教學觀念的落后現象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嚴重阻礙了中職生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
(2)教學方式存在單一化,缺乏一定的創新
在時代快速發展中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已經是一種需求,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目前,我國的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仍然選取原有的固化教學方式,例如,在課堂上首先為學生進行體育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接著讓學生自己開展自由訓練活動,在此教學方式中,由于學生對理論知識并未做到正確理解,因此,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呈現出一種不自信的心態,目的缺乏明確性。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存在單一化,對于教學模式未能做到及時地創新,導致學生無法對體育教學所帶來的重要作用做到正確認識,因此,學生逐漸形成了一種對教師說的按部就班就行的心理,缺少積極性,有些學生甚至對體育課程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如此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使學生的體育潛能受到了展現的阻礙。
二、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優化對策
(1)對教學目標進行多元化設置
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的體育教學中應對教學目標進行多元化設置,應嚴格區分于高中開展的體育教學。一方面,應對教學目標進行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設置,教學目標不再單單是基本技能、技術以及知識方面指標的設置,而是需要在教學目標中納入心理健康以及得到品質等各種要素,有效量化以及細化學生的認知、心理以及行為等各個方面所設定的目標,以便于更好的評價學生的各個目標。另一方面,應在教學目標中將發展“全民體育”進行納入。將中等職業學校存在的較強“選拔性”一大缺點做到摒棄,重視學生對體育鍛煉進行終身參與良好習慣的形成,將體育課堂上的“灌輸式”模式逐漸轉向“養成式”模式,在教學整體目標中納入體育的“趣味指數”、“成功指數”、“學生積極性指數”,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中更加長遠的發展,進而建立正確方向的運動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人格品質、心理需求以及興趣喜好等各個方面的共同發展。
(2)將體育教育與專業教學進行結合,使教學方式得以豐富
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教學的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以及能力的有效培養,因襲,在對體育課程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將職業的未來需求以及當下專業培養的要求進行結合,使體育教學的得到現狀的改進。同時可以根據學生所選的職業需求,對體育課程進行教學項目的特定式開展。例如,有的職業通常要求使用雙臂開展操作,對此教師可以針對上肢力量的鍛煉開展球類體育運動。除此之外,還可以對未來職業提出的要求進行結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可以將競技性進行融入,提高學生對課堂活動進行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分組式的教學模式展開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以體育課程中的跑步項目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由分組,為學生設計組合接力比賽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得到合作能力的培養,而且能夠使體育課程得到教學方式的豐富。在體育教學中對專業教學進行目標的結合,有利于中等職業學校獎教學方案進行全面的實施,同時使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得以豐富,進而使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增加趣味性。
(3)將教學觀念進行創新,使學生占有的主體地位得以突出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占有核心地位,這一核心觀念是新課改一度提倡與強調的。簡單說,教師應在學生開展學習時起到輔助作用,幫助學生進行問題的及時解決,進而得到新知識以及技能的獲取,并未是讓學生一度依照教師所預設的教學路線進行。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得到保證,進而使體育課程的教學發展方向轉向正確性和科學性。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教師應將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占有的主體地位進行突出,在教學組織、內容以及模式等整個過程中融入“以生為本”,教師應盡量為學生進行具有多樣化以及個性化體育課程運動項目的提供,鼓勵學生對課堂互動、競賽以及評價等各個環節進行參與,使學生對體育技能做到一定的掌握,增強運動方面的能力,為學生建立體育意識朝著終身體育意識方向發展的牢固基礎。
結語
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應把學生的就業設定為導向,將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培養設定為主要內容。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應對教學目標進行多元化設置,豐富教學方式,進而推動體育教學現狀的進一步改善,最終使體育教學工作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偉誠.淺析如何組織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允].課程教育研究,2013(21).
[2]林娜.淺談中職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及對策[允].科技信息,2014(11).
作者單位 :廣西省桂林市靈川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廣西 桂林 54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