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統方
摘要:進入到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快速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也有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技能型、應用型、受過中等專業教育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紀最需要的人才,數學學科作為一門能夠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基礎學科,在培養人才的目標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學數學這門學科在中學的教學環境中仍然處于比較尷尬的位置,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了一定的問題,因此更新先進的教學理念,對現有數學教學方式以及數學課程的內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就是十分必要的了,這樣不僅能夠全面的提高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還能夠充分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專業素質。本文便對現代中學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以及現代中學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方法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中學生:初中數學;教學改革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必須改革,我們要正視傳統教育中的問題。學生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習成績,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自覺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傳統教學把學生當做學習的機器一樣,這是完全不可行的。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有沒有想過填鴨式的教學給學生造成的影響。現代的教學理念將對現行的數學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及改變。如下對中學數學教學的改革進行細致的闡述。
1現代中學數學教學面臨的難題
1.1中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問題
現代中學進行數學的教學時大都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所謂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指中學教師按教學大綱中所制定的教學的規劃提前進行備課,上課時按照教學制定的計化進行數學的教學,所以在課堂上數學教師所講的每一個內容都是教師在上課前已經準備好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方式,教師在課堂的教學組織方式是按照舉例講解、學生練習、分析學生練習中的錯誤、指導學生改正錯誤、最后課堂總結的步驟一步一步進行的,每堂課的內容都是按照教學計劃完成,既不會超出計劃的范圍也不會遺漏知識內容的講解,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的,首先這種教學方式并沒有將對學生的教學效果放在第一位,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答問題的時間,學生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們不停的向學生們灌輸各種知識點,但他們并不知道學生們到底有沒有理解這些知識點,學生們長期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進行學習,并不理解學習這門學科的學習目標,教師講一點學生學一點,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很差,教師教學的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1.2數學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不能夠連貫的應有所學習到的知識,現實中的大部分學生都具備了足夠多的理論知識,但是學生實踐的能力相反就變得很差,知識結構面窄,學生在真正到社會上進行實踐時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就很缺乏了,這些與社會所需人才培養計劃和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都是極不相符的。在現代的數學教學的內容,已經有個別的知識內容是對社會實踐無法適應的了,如空間立體幾何等教學的內容就已經不能適應數學教學的改革實踐的發展了;另外也有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是比較超前的了,如排列組合、復數數列、二項式定理等知識,這些知識如果是在學生實踐之前進行講解的,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同時也能夠防止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時出現的前后知識無法連貫熟練的使用的現象了。
2中學數學教學改革還存在的一些問題
就現行的數學教學改革來看,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學生的重要性,完全沒有體現出學生自我學習的形式,且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依然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變,理論與實際的脫軌將成為學生學習中的最大問題。如下具體闡述。
2.1在中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老化“填鴨式教育”在我們數學教育中應用廣泛,也就是說“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最容易疲勞走神,教師也只能憑直覺、經驗來判斷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難以理解整體的真實情況。
2.2中學數學教育改革過程中忽視對學生自學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數學教育中,比較重視知識和解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這是一個極為令人擔憂的現象。與此同時,在當前的數學教學模式下,答題只是個別學生的專利,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機會發表意見,這在中學中是很普遍的現象。
2.3中學數學教育活動中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的中學數學教學模式是教師滿堂講,學生靠模仿,學生很少參與。尤其是在中、高考指揮的應試教育下,很多都是采用灌知識、講題型、遨游于題海,一味的鉆研偏題、難題、怪題,使學生偏離了現實,讓學生疲憊不堪,到頭來學生也只是掌握了理論知識,根本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3、采用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法即因材施教,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并且教師在課堂上要使用多種教學方法這樣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最大程度的理解更多地知識。例如可以在課上采用多種簡單易懂的教學方法,讓班內學習比較差的學生也能在所講的數學基本知識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中學數學教師對不同學生用不同方法講解例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更多的知識。老師為學生布置練習時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有層次的安排作業,面向所有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數學成績得到提高。
4、教師采用鼓勵性教學鼓勵教學法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改革。處在青少年期的中學生,有歸屬和愛的需要,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賞識。而且有部分對中學數學感覺學習困難,并且缺乏興趣,通過教師不斷地鼓勵,逐漸地讓學生喜歡數學課,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更愿意進行數學學習。如果經常對學生進行批評反而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大大降低了其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少批評,多肯定,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激情;多表揚,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鼓勵學生多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 5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