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玲
【摘要】目的:評估在異位妊娠的對癥保守治療中運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聯治療法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因患有異位妊娠而進入我院施行相應保守性治療的57例病人為對象,依照隨機分組方法將其劃分作實驗、對比兩組,實驗組29例予以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實施合并聯治,對比組28例予以米非司酮實施單藥治療,經探查兩組病例病情歸轉狀況,評估兩種用藥療法的運用成效。結果:實驗組有27例總有效,占93.10%;對比組有20例總有效,占71.43%。兩組比對,實驗組的總體效率優越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并且,實驗組病人血β-HCG指標值低于對比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異位妊娠病人施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展開合并聯治,能終止異位性妊娠,效果較佳。
【關鍵詞】異位妊娠;保守性治療;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聯治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1-048-02
臨床中出現妊娠病變性疾病較多,異位妊娠屬當中的典型類型之一,用于治療此種妊娠疾病的手段方式也比較多。為減少治療過程對病人機體的損壞程度,本文旨在探究優質的異位妊娠保守用藥療法,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有異位妊娠而進入我院施行相應保守性治療的57例病人為對象,將其劃分作實驗、對比兩組,分別踐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合并聯治、米非司酮單藥治療,經評估兩組病例病情歸轉狀況,對比兩種保守療法運用成效,現作以下闡述:
1.對象及方法
1.1評估對象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因患有異位妊娠而進入我院施行相應保守性治療的57例病人,入選病例接受超聲及常規型系統檢查后,所有病例都表現出陰道不規則滲血現象,且伴有腹部疼痛、異常停經等病征,尿β-HCG、血β-HCG測定顯示陽性;醫生依循異位妊娠權威診療標準展開癥狀鑒別,且已確診。研究者按隨機分組方法將其劃分作實驗、對比兩組,實驗組29例:年齡介于20-43歲間,平均(29±7.42)歲,異常停經在29-41天間,探測盆腔包塊直徑平均是(4.3±0.51)cm。對比組28例:年齡介于21-42歲間,平均(28±8.05)歲,異常停經在30-42天間,探測盆腔包塊直徑平均是(4.4±0.48)cm。上述病例各項基礎性資料比較無突出差異(P>0.05),兩組可進行同期評估。
1.2方法
對比組向組內病人施予米非司酮(產自北京紫竹制藥公司,規格:每片25mg,生產準字:H10950003),每日施藥2次,1次75mg,以口服方式施藥,持續給服3天是1療程。
實驗組向組內病人施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實施合并聯治,米非司酮的制藥廠商、藥劑規格、使用量、用法等都同于對比組,此前提下,對病人增用甲氨蝶呤,于肌肉組織內推注上海華聯藥業公司所制注射劑(規格:每支5mg,生產準字: H31021683),每日推注1次,1次20mg,持續給藥5天是1療程,待第1療程完后,中間停藥5天后再循環第2療程的用藥進度。給藥期內,注重探測每例病人的血壓值、陰道異常滲血情況、腹部疼痛狀況等。
1.3療效鑒定
如果病人血β-HCG指標值降到正常范圍值,超聲造影所見包塊體積的縮小幅度超出30%,各項體/病征都得以消除,視為顯效;如果病人血β-HCG指標值降低幅度超出15%,但未到正常范圍值,超聲造影所見包塊體積的縮小幅度超出15%,一部分體/病征都得以消除,視為有效;如果病人血β-HCG指標值、超聲造影所見包塊體積、各項體/病征都未有較大改變,視為無效。
1.4統計學研究方法
此研究中,所有調查數據均運用SPSS21.0版統計軟件予以處理,運用 2檢驗計數資料,運用t檢驗計量資料,運用( ±s)表示計量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P<0.05表明對比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測定指標值及評估得知,實驗組病例的血β-HCG指標值平均是(327±189)IU/L;對比組病例的血β-HCG指標值平均是(598±318)IU/L,比較得出,實驗組病人的血β-HCG指標值低于對比組,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29例總計有27例總有效(含有15例顯效、12例有效),占比93.10%,2例無效,占比6.90%;對比組28例總計有20例總有效(含有9例顯效、11例有效),占比71.43%,8例無效,占比28.57%。兩組比對,實驗組的總體效率優越于對比組,組間比較差異較大(P<0.05)。
3.討論
選用保守性用藥療法對異位妊娠展開治療,是較多女性患病者的首選醫治方式,這種用藥療法既能最大程度地保存輸卵管及有關生殖器官附件的構造完整性,而且還能規避外科手術的操作潛在風險。米非司酮屬婦產科臨床中的多用性藥物,其對孕激素形成較強抵抗作用,阻礙子宮內膜的孕激素及其受體因子和孕酮作出反應,并催促出現缺血性蛻膜現象,直至組織徹底脫落[1]。甲氨蝶呤則對葉酸形成阻抗藥效,并可快速作用于女性機體的滋養細胞。當甲氨蝶呤被機體吸納后,首先阻斷四氫葉酸過量生成,同時防止DNA有效生成,降低滋養細胞演化分裂,以達到終止胚胎持續生長的功效。有關臨床調研報告提出,單獨將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投入異位妊娠保守用藥治療中的成功率分別是81.42%、82.75%[2]。
此研究結果情況為:實驗組29例有15例顯效、12例有效,占比93.10%;對比組有9例顯效、11例有效,占比71.43%。兩組比對,實驗組的總體效率優越于對比組,組間比較差異較大(P<0.05)。實驗組病例的血β-HCG指標值平均是(327±189)IU/L;對比組病例的血β-HCG指標值平均是(598±318)IU/L,比較得出,實驗組病人的血β-HCG指標值低于對比組(P<0.05)。
綜合闡述,相比米非司酮單藥療法的效果來講,對異位妊娠病人施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合并聯治能取得更佳療效,并有助提升預后康復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中華,李曉冰,岳琨,等.不同子宮動脈灌注化療方案加栓塞術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5):397-401.
[2]米桂蘭,舒志明,李惠新.腹腔鏡聯合甲氨蝶呤與單純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對異位妊娠預后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8):862-863.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中醫院 ?1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