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喜 徐根深 朱春良

摘要:目的:探析CT影像學檢查在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5例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做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另外選取55例肺結核患者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對兩組患者均采用CT影像學檢查,將檢查結果與診斷準確率進行比較。結果:在對兩組患者采用CT影像學檢查以后發現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為98.12%,對照組的診斷準確率為96.54%,數據無較大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各癥狀發病率差異明顯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肺結核合并肺癌和單純的肺結核患者臨床診斷中CT影像學能準確的檢查出兩種疾病的各自特征,對兩種疾病的不同特點可以明確劃分,能為患者準確診斷及時就診提供準確的資料,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CT影像學;檢查;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187-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5例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做為觀察組研究對象,觀察組男35例,女20例,患者年齡在45~78歲之間,平均年齡(61.76±13.52)歲,病程在1~8年之間,平均病程(6.76±2.52)年;另外選取55例肺結核患者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對照組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齡在47~80歲之間,平均年齡(63.21±9.82)歲,病程在2~9年之間,平均病程(7.56±3.21)年,對兩組患者均采用CT影像學檢查,將檢查結果與診斷準確率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①必須是在我院接受檢查的患者;②無其他神經系統疾病;③對檢查內容和研究方案有詳細的了解,經患者簽字同意,被列入研究對象。
1.2方法
給兩組患者統一采用CT影像學檢查,使用西門子SPIRIT多層螺旋掃描儀,電壓參數設置為122KV,電流設置為230mA,視野水平設置為45cm,層厚和層距離都設置成10mm,螺距最好是1mm如果要重建的話則設置為7mm厚度[1-2]。
進行掃描的時候患者要保持仰臥姿勢,第一步是讓患者雙臂舉起超過頭部位置進行平行掃描,讓患者深呼吸進到掃描艙,屏住呼吸開始掃描。第二步是進行增強掃描,掃描范圍與平掃的時候保持一致,將碘海醇作為對比劑,注射速度保持為2.68ml/s。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將掃描結果進行閱片,最少要有3名醫師來對攝片進行觀察給出診斷結果[3]。
1.3檢查效果判定
在對兩組患者統一進行CT影像學檢查以后對比診斷準確率,并且對比兩組患者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空泡征、毛刺征的發病率。診斷準確率=確診例數/總數×100%。
1.4統計方法
本次探析CT影像學檢查在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中的價值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診斷準確率、病狀發病率用(%)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如果P<0.05說明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比較
對55例觀察組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和55例對照組肺結核患者采用CT影像學檢查方法診斷以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98.12%,對照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96.54%,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數據比較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各類癥狀發病率比較
給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采用CT影像學進行檢查以后發現兩組患者的各類癥狀發病率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在臨床中肺結核合并肺癌與單純的肺結核疾病患者有很多的相似癥狀,所以不管是患者還是醫院的檢查方面都很容易疏忽和模糊問題形成對病癥的誤診,從而耽誤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治療。在臨床檢查中CT影像學是很重要的檢查手段,通過詳細的掃描檢查可以分析患者的各類癥狀,給患者的病癥給與準確的診斷結果。
肺結核合并肺癌與單純的肺結核疾病屬于消耗性疾病,對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4],如果沒能及時確診治療會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就算最后采用最好的藥物也無法挽回患者的肺部功能使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所以在臨床診斷中一定要嚴謹、認真,利用有效的檢查方式將患者的癥狀進行詳細的區分,患者才能及時根據診斷結果接受醫院的治療。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所選例數患者的檢查發現,利用CT影像學可以明顯的區分開肺結核合并肺癌和單純的肺結核疾病患者各項病灶特征,在兩種疾病的診斷方面均有較高的準確率,并且可以明顯診斷出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空泡征、毛刺征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普通的肺結核患者,所以可以判定CT影像學是目前比較權威的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方法,與一些報道資料信息相符。
綜上所述:利用CT影像學進行肺結核結合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可以獲得準確的結果,能清晰的分辨出是肺結核合并肺癌還是普通的肺結核兩種疾病,在臨床診斷中有較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羅春鳳."分析CT影像學檢查在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92-93.Print.
[2]魯俊,劉金成,彭述文."CT影像學檢查在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觀察."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8):25-26+33.Print.
[3]王建新.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學特征及診斷價值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18:38-40.
[4]袁晨,焦薇,李洋.肺結核合并肺癌的臨床特點及影像學檢查在其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126.
作者簡介:熊大喜(1987-12-),男,漢族,本科,云南保山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 影像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