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 李靜

摘要:目的 對臨床慢性咳嗽開展疾病治療與干預的過程中,使用中醫穴位貼敷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之后是否能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進行對比對照,評價臨床應用價值和意義。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慢性咳嗽的患者群體中,抽取70例進行對比對照的治療研究,隨機分為觀察、對照兩組,人數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僅有治療方法方面的明顯不同之處。其中對照組常規進行止咳、化痰等方面的治療,而觀察組則同時采取中藥穴位貼敷進行治療,對兩組分別開展治療之后的效果進行對比,對照有無咳嗽緩解時間方面的差異,評價治療效果。結果 在臨床干預后對比對照發現了效果方面的差異之處,即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要更高,而且咳嗽緩解時間更早(P<0.05),取得了更加滿意的治療效果。結論 臨床慢性咳嗽在開展疾病治療與干預的過程中,通過使用中藥穴位貼敷進行治療之后,普遍的治療效果相對更好一些,帶來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有助于提升臨床治療的成效,促進癥狀的早期緩解情況。
關鍵詞:慢性咳嗽;臨床治療;護理;效果;中藥穴位貼敷;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24-01
引言:
慢性咳嗽是目前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主要是沒有其他病理因素,在感染等問題出現之后出現了遷延不愈的咳嗽,持續時間大于八周以上,產生嚴重的健康方面威脅,對患者生活質量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而且由于無法使用抗菌治療,導致治療難度有所提高[1]。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方法就是對癥治療,但普遍的鎮咳治療相對較為有限,長期應用鎮咳藥物也會對患者健康情況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那么尋求一種有效、安全的方法就具備著一定的重要性和價值性,起到的作用和意義非同小可。使用中藥穴位貼敷配合常規的鎮咳治療,對于患者咳嗽的癥狀可以加以一定的緩解,早期改善患者相關癥狀,提升臨床治療干預的有效性,促進疾病的轉歸[2]。基于此,本次研究對相關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效果情況進行對比對照,評價臨床應用的優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0例患者都是本院慢性咳嗽的患者群體中選取,隨機分為觀察組(n=35)和對照組(n=35)。患者28-69歲,平均(54.22±12.34)歲,慢性咳嗽出現到現在2.5個月到19個月,平均(12.31±5.13)個月。患者均排除了呼吸道感染因素、神經因素所導致得到慢性咳嗽,既往健康狀況良好,無嚴重器官或系統的病變、功能障礙,不存在免疫功能、凝血功能或者是精神心理功能方面的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患者彼此呈現著高度接近的特點(P<0.05),可以進行效果方面的對比,評價臨床相關治療及護理方法的應用價值和優勢等方面的情況。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進行鎮咳治療,根據患者現有的疾病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如甘草片、止咳糖漿等,積極進行用藥治療。觀察組在這基礎上進行穴位貼敷,主要選擇肺俞、列缺、中府、膻中和照海為主穴,并選擇云門、太溪、尺澤與魚際作為輔助穴位。在穴位貼敷方面,選擇30g 的甘遂、細辛、延胡素,配合白芥子10g,所有藥物小鋼磨打成粉然后利用生姜汁、蜂蜜調和成糊[3]。將藥糊混合之后,在所選擇的穴位進行貼敷,每日一次,每次貼敷時間控制在4-6h。治療期間常規開展飲食與運動方面的護理,增加水分攝入,同時進行健康教育,促進患者對于有關治療方法的配合,并進行中醫保健的健康宣教。所有患者均持續治療兩周,對最終效果情況進行對比。
1.3觀察指標
對臨床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進行對比,并觀察咳嗽的緩解時間情況。其中如果經過治療之后大部分癥狀均得到改善,咳嗽頻率、頻次明顯降低,則可以評價為顯效。如果治療后,患者的咳嗽問題明顯緩解,但是仍然有反復出現的咳嗽,則可以評價為有效。但如果治療后咳嗽問題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問題,則需要評價為無效。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果對比對照發現了明顯的差異,即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而且相比之下咳嗽緩解時間更早(P<0.05),產生了明顯的效果方面不同。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咳嗽緩解時間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中藥穴位貼敷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系統功能,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結合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更好的改善患者疾病問題[4]。具體應用之后也可以發現,采取這一方法對于慢性咳嗽的患者進行干預和治療之后,普普通者的健康情況得到了優化,從而改善了患者疾病的問題,有助于促進疾病的轉歸,并調理肺氣,改善肺氣上逆的問題。所使用的藥物之中,細辛具備著較好的疏風散寒作用,以此來溫肺理氣,配合白芥子等藥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現有的疾病問題,利用藥物穴位頭皮洗吸收的方法,從而緩解了患者現有的疾病問題,讓慢性咳嗽得到了早期的緩解。
如上所述,對于慢性咳嗽的患者來說進行臨床治療與護理干預的過程中,通過中藥穴位貼敷配合護理干預之后,普遍患者健康情況得到了優化和改善,帶來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提升了臨床治療的總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雪燕, 任華風. 冬病夏治按體質選穴位敷貼治療慢性咳喘病的臨床療效[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02):71+189.
[2] 周坤先, 梁燕婷, 李芳,等. 穴位貼敷結合推拿治療慢性咳嗽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9, v.35;No.321(10):85-86.
[3] 王敏、尹惠婷、張旭. 自組方與穴位貼敷結合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慢性咳嗽臨床研究[J]. 四川中醫, 2020, v.38;No.440(07):104-107.
[4] 耿昌莉, 趙靜, 李麗,等. 護理干預結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慢性咳喘病40例療效探討[J]. 系統醫學, 2019, 004(024):P.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