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海

【摘? ? 要】古詩詞蘊藏著寶貴的精神力量,可以啟迪學生智慧,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修養。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更要積極地為學生創建有效教學策略,探尋古詩詞之幽徑,尋找學生心靈的棲息地,如此,才能讓課堂更加有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自主朗讀、知人論世、生活聯系以及比較拓展閱讀等方面做出教學嘗試,孕育詩情,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思想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2-0109-02
Explore the Path of Ancient Poems and Find the Beauty of Students Hearts
(Daitou Wusheng Primary School, Xiuyu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 Province, China) ZHANG Linhai
【Abstract】 Ancient poems contain precious spiritual power, which can enlighten students' wisdom and enhance students' ideology, morality and accomplishmen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must actively creat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explore the path of ancient poetry, and find the habitat of students heart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classroom be more effective. In specific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can make teaching attempts from the aspects of independent reading, understanding people and the world, life connections, and comparatively expanded reading, so as to nurture poetic sentiment and open students' hearts and mind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Ideological quality
精神世界的豐盈需要不斷地審視和提升。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古詩詞的力量,讓古詩詞中的精神影響小學生,使小學生獲得審美愉悅感,怡情養性,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前,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在作者、作品內容的講述中曲解了古詩詞學習的意義。教師要在古詩詞中達到的教學目標不僅有知識技能層面的,也有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方面的,故而,教師要積極探尋古詩詞學習的新路徑,從自主朗讀、知人論世、生活聯系以及比較拓展閱讀等方面展開課程教學活動,讓古詩詞真正展示出它應有的魅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古詩詞學習中發展自身學習能力以及提高綜合素養。本文基于筆者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討,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詩詞教學效果進行闡述。
一、吟詠詩韻,自主朗讀
詩歌需要朗讀。在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朗讀,吟詠詩韻。當前,很多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詩詞范讀,但是,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沒有融入自己的情感,這就讓詩詞學習走入了一個誤區。只有通過反復地自主朗讀,學生才能夠吟詠出詩中的情韻。雖然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教師也要給予他們自主朗讀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聽其音,悟其情,針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生朗讀的時候做出科學的指導,從重音、斷句和情感等方面做出指導。
例如,在《題西林壁》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朗讀。學生在自主朗讀中體會這首詩中的思想情志。而在學生反復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相關的指導,比如,“側”“真面目”等詞語需要重讀,而在斷句處理方面,也要做出科學的指導,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這樣斷句學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整體氣勢,也能細細品味其中蘊藏著的深刻哲理,只有這樣的品讀才是最有效的。
吟詠詩韻,是詩詞學習的第一步。在小學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自主朗讀的權利,讓學生反復讀,反復體味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詩詞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
二、知人論世,品讀情感
讀一首詩詞首先要了解作家作品以及創作的時代,知人論事,這是詩詞學習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作家的創作背景,這對學生體悟詩詞當中蘊藏著的情感大有裨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學生對作家創作的時代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了解到文學和歷史是聯系在一起的。學生只有了解了那個獨特的年代,才能夠感悟作品背后寄予著的深刻思想。
例如,在《暮江吟》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知人論世,如告訴學生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這首詩大約是在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故而離開了自己厭惡的朝廷,離開之后心情頓覺輕松,所以寫了這首詩。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和作家的經歷,對學生了解本首詩的思想情感有更大的作用。
知人論世,品讀情感,這應該成為小學生詩詞學習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積極拓展相關背景,讓時代的音符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詩詞感悟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三、聯系生活,升華品質
文學創作來源于生活,也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在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古詩詞與自己的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從而以詩詞的文化思想指導自己的生活。小學生的生活比較枯燥,對事物的感知能力還比較弱,那么如何才能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突破呢?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挖掘詩詞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以趣味化的手段打開生活之路,鼓勵學生積極面對生活,提升生活品質。
例如,在《雪梅》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首詩中的思想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讓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和探究中感受到精神的成長,感悟到自我的內在提升。這首詩中,詩人傳遞著深刻的哲理,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真理。我們的學生正處在愛攀比的時期,這首詩恰恰可以為學生的精神品質發展帶來助力,“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缺點,但是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自我,誰都無可替代,我們要盡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長。”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的生活有了方向,思想品質也得到提升。
古詩詞當中也有著積極的現代教育意義,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設定好情感價值觀目標,挖掘古詩詞的精神教育力量,引導學生在古詩詞當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從而,讓學生能夠樂觀積極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健康成長。
四、比較閱讀,提升能力
每一首古詩詞中都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情感,而在單首詩詞的講述中,學生的觸動并不是很大,因此在每一節課堂當中,教師都要做出相關的拓展,而比較閱讀就是一種很好的拓展形式,不僅能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提升古詩詞學習的能力,掌握古詩詞學習的方法。就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言,在比較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提升學生分析古詩詞的能力。
例如,在《出塞》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比較閱讀的形式,讓學生掌握鑒賞古詩詞的方法。王昌齡寫了兩首《出塞》,因此教師可以將兩首詩進行對比賞析,將這兩首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找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之處是它們都描述了塞外的征戰戰士的形象,不同點是前者中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融情入景;在第二首詩中,詩人描寫勝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構成一種氣氛,把戰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
拓展比較閱讀不僅能促進學生能力上的發展,還能激發學生對詩詞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師要為學生精心選擇比較閱讀的內容,讓學生們有興趣將思維拓展開來,延伸到廣闊的詩詞領域。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提供詩詞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了解作家創作背景體會詩詞中的思想情感,讓古詩詞的思想深入學生心間,指導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自主朗讀、知人論世、生活聯系以及比較拓展閱讀等方面展開課程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增強學生生活的勇氣。更多有效的小學詩詞教學措施,還需要一線基層教師進行有效探討,讓詩詞教學綻放光芒,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郝麗娟.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探討[J].才智,2020(12).
[2]劉紅艷.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留白藝術[J].華夏教師,2020(08).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