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苗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較為快速,不再單純的是一種科學技術,而是逐漸發展為全新的思維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時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創造智慧教學課堂,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實現智慧人生。簡單分析基于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小學數學智慧教育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小學數學;智慧教育;教學模式
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現階段智慧教育理念比較流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環節進行重新組合,從而做到對學習量化評估,為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提供技術基礎。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創新智慧教學模式,實現智慧數學課堂,從而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幫助,促進其學科素養的提升,并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智慧。
一、利用信息技術,聚焦智慧課堂
在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全面的研究,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以信息技術為課堂知識的載體,促進教學情境的創設,實現智慧課堂。多媒體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多媒體的應用能讓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目前許多學校已經實現了全網絡覆蓋、多功能一體機、電子白板等配套設施,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教學主體還給學生,創造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可能性”這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感受隨機現象,并學會判斷簡單的隨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形成初步的隨機意識。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實物作為導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在一個袋子里放入一個藍色的球,一個紅色的球,請學生猜一猜摸出藍色球的可能性,讓學生進行10次并記錄結果,
然后提問“如果實驗次數多一些會出現什么結果”,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進行100次、1000次的結果。學生通過觀察和記錄數據,可以對可能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展開智慧數學課堂。然后通過摸牌游戲,讓學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并通過動手實驗進行驗證,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感,使其能理解可能性發生的大小。改變教學方法,融合信息技術,聚焦智慧課堂,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并通過實際操作得到相應的結果,提高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智慧的數學課堂。
二、線上線下教學融合,促進智慧課堂生成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比較貼近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能夠豐富數學教學的環節,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頻率,并且方便學生課下復習,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同時,這種開放性教學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增加數學教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網絡教學平臺,實施提前教學,使學生的課前預習有序進行,并在課堂中讓學生展示線上教學的效果,對于有問題的地方進行重點研究,這樣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有重點地學習知識,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課后作業和復習,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作業,使其通過文字、視頻等形式進行提交,實現師生實時交流和點評,潛移默化地形成數學智慧課堂。例如,在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制教學視頻,通過信息技術傳送到網絡平臺上,請學生進行學習和觀看,并制作軸對稱圖形,然后在課前將教學難點進行總結,方便教師在課上進行二次講解,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展示和講解,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在與他人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提升數學感悟,促進智慧課堂的生成。線上線下教學模式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其感受到數學方法的重要性,從而形成數學智慧。
三、學習掌握信息技術,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傳統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黑板、粉筆已難以滿足大容量的課堂教學和互動教學的要求,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方式古板陳舊,嚴重影響教師的發展,亟須尋找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軟件和工具,將教學資源整合,也可以通過電腦、平板等信息設備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使課堂教學效果更突出,自身教學方式得到了改變,教學水平得到了提升。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時代下,教師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智慧數學課堂。智慧教育的實現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網絡平臺的應用,能將信息技術和教育進行充分融合,從而實現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智慧數學課堂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幫助,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從而深刻理解知識,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慶.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下小學數學智慧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0):84-85,87.
[2]鄒雪萍.依托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智慧教育模式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