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優 趙飛
摘 ? 要:高校工會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聯系高校黨政和廣大師生員工的重要橋梁紐帶,在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獨特的工作優勢。圍繞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發揮,調查分析當前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指出應通過創新工作理念、探索方法路徑、豐富育人內容、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高校工會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高校;工會;育人作用;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D412.6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0-0080-0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立足新時代,要大力實施立德樹人工程,充分調動工會在育人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全校關心育人合力,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2] 。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獨特的育人優勢,研究解決當前存在的育人困難和現實問題,積極探索服務高校工會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方法和路徑,有利于我們提升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效益。
一、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作用和獨特優勢
《中國工會章程》明確指出:“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3]高校工會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高校重要的社會政治團體,在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獨特優勢。高校工會具有四項重要職能: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動員組織教職工參加學校建設改革發展;代表和組織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教育教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高校工會作為一個能夠廣泛聯系廣大教職工的一個群眾性組織,是廣大師生維護權益的重要機構,在我國高校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在新時代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和內在魅力。一是具有“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高校工會是高校黨政與廣大教職工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代表和維護廣大教職工的權益,是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引導者。高校教職工基本都是高校工會會員,覆蓋絕大多數教職工,因此,高校工會在聯系廣大教職工中具有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和工作魅力,能夠保證高校工會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作用的發揮。二是具有“組織管理”的獨特優勢。高校工會組織覆蓋全校各個層次、各個群體,學校層面有校工會,設置專門機構和工作人員,通過工代會、教代會等凝聚共識,促進學校改革發展。學院層面設置學院工會,能夠廣泛聯系師生,及時收集教職工意見建議。在高校機關部門層面設置工會小組長,負責工會工作的末端落實。因此,從校工會、院工會再到工會小組長,基本能夠做到工會組織全覆蓋廣大教職工,能夠輻射和影響到不同層次、不同群體、不同類別的教職工,有利于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開展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工會育人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提升育人成效。三是具有“教育引導”的獨特優勢。高校工會由高校廣大教職工組成,這是區別于一般工會組織的鮮明特點。當前高校教職工學歷水平、知識閱歷、文化水平都普遍相對較高。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這就直接決定了當前新時代高校工會組織必須要充分發揮高校教職工的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踐行立德樹人初心,在立德樹人的實踐中牢記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使命,充分利用和發揮好高校工會組織教育引導的獨特優勢,不斷提升新時代工會干部和教職工的育人本領和育人能力水平,切實承擔起對當代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引領和行動引領,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高校工全組織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與作用》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經過反復論證,認真編制了《高校工會組織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調查問卷》,目的是了解當前高校工會組織立德樹人和育人工作開展的現狀,探索高校工會組織在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實現路徑,更好服務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課題組”先后發放調查問卷1 300份,實際回收問卷1 280份,回收率98.46%,經“課題組”對問卷進行分析、研究、核對,有效問卷1 275份,有效問卷率達99.61%。從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結果來看,大多數被調查者基本知道和了解高校工會組織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高校工會干部,表示工會干部能夠真心幫助和服務師生,盡職盡責,工作認真努力,密切聯系服務師生,工作相對有活力,積極參加過高校工會組織的校園文化活動;對高校工會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較為滿意,喜歡工會開展的文體活動,認為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發揮很重要,這種作用的發揮希望通過學生活動形式開展,始終堅持立德樹人。
二、當前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問題
高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雖然擁有一定的地位作用,具備自身的“聯系廣泛、組織管理和教育引導”的獨特優勢。但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高校工會參與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同樣面臨不少問題,比如,工會工作在育人格局中協調性不夠、作用發揮有限、影響和覆蓋不夠、目標簡單削弱育人實效、工會力量薄弱、活動形式和內容不夠豐富、任務艱巨、育人本領不夠強和育人水平有待提高、尋求工會解決問題的意識不夠、對高校工會組織的職能和作用認識不足、各級工會組織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等等,這些問題對新時代高校工會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一)工會育人作用發揮不夠,育人影響力和覆蓋面不足
當前高校工會專職人員相對較少、年齡結構普遍老化、整體缺乏創新精神,在聯系引領教職員工和聯系師生等方面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就筆者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有教職工1 576人,學生18 836人,而校工會總計10人。“課題組”在對覆蓋1 275人的問卷調查后得到的數據顯示,聽說過工會組織的師生有940人,占總數的73.73%;參與過工會活動的師生員工有824人,占總數的64.63%;認為學校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發揮作用的有629人,占總數的49.33%;遇到困難傾向于找工會組織幫忙解決的有77人,僅占總數的6.04%。對各級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滿意度,選擇“非常滿意”的僅有271人,占比21.25%;選擇“比較滿意”的514人,占比40.31%。從調查數據來看,高校工會的橋梁紐帶作者發揮還不夠明顯,工會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作用發揮有限、影響力有待增強;師生尋求工會解決問題的意識不足,直接影響工會組織育人的影響力和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