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宏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因為知識點的復雜而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想寫好作文,不僅要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還要擁有靈活使用這些素材的技巧,并且掌握各種寫作手法。分類指導是現階段小學作文教學中非常實用的教學策略,運用此法,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能給學生更多具有建設性的指導建議。本文分析了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分類指導法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探究了分類指導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分類指導教學存在的問題
1.分類指導的應用效果較差
分類指導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教師通過日常教學了解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際需求,然后再進行分類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并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而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是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工作,要給學生更多探究與創造的機會,發揮分類指導的教學價值。但在實際的分類指導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側重于理論灌輸,這導致學生不能在實踐中鍛煉寫作技巧,更不能有效提升寫作能力,最終影響了分類指導教學的效果。
2.沒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分類指導教學雖然可以有效降低寫作難度,但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這樣教師才能更加輕松地開展寫作教學。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行為容易受到情感的影響,如果教師的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會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其主動參與到寫作訓練中。而在現階段的分類指導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出更多新穎的寫作教學內容,這導致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高,也沒能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3.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表達
作文是作者情感與思想的文字載體,學生只有將它們融入到文章中,文章才能讓人眼前一亮,才具有感染力。一些教師在開展分類指導教學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想法與感受。就以“好人好事”這種常見的作文題目為例,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并不會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導他們回憶生活中存在的“好人好事”,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而是讓他們運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撿到貴重物品交還失主”等十分常見的素材,導致作文落入俗套的窠臼,不能給讀者帶來新鮮感,沒有可讀性。
二、小學作文教學中分類指導的切入角度
1.針對寫作流程進行分類指導
分類指導不僅要對寫作能力進行分類,還要對寫作教學中的其他內容進行分類。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嚴謹的文章結構,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寫作流程進行分類指導。寫作流程可以概括為確定主題、選擇素材、搭建文章結構、行文、修改等幾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學生在任一環節存在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在選擇素材階段,面對文題,很多學生可能一時間想不到合適的素材,這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相關事件?或者有沒有在故事書里看過類似的故事?”這樣能勾起學生的回憶,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寫作素材。
2.針對作文類型進行分類指導
小學生接觸的作文類型一般比較簡單,以記敘文、想象文、應用文為主。面對不同的作文體裁,應該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這樣才能寫出質量更高的作文。以記敘文為例,無論是寫人、寫景還是敘事,都需要抓住寫作對象的特點,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寫一些簡單的散文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注重情感的表達,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三、小學作文教學中分類指導的應用策略
1.優化小學寫作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開展分類指導寫作教學的前提。教師可以結合作文內容及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他們帶來更加新穎有趣的作文學習體驗,學生才會更加積極地完善作文內容,并且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寫作訓練。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更具趣味性的寫作訓練方式。例如,學習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鄉村風景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和感受詩句的意境。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將這首詞改寫成白話文。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也可以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組織課外寫作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寫作“校園一角”這一文題為例,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前,可以帶領學生游覽校園,仔細觀察,這樣學生能對校園更了解,發現一些平時忽略的美好事物,從而打開寫作思路,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
2.將分類指導思想滲透到寫作教學中
教師要將分類指導思想滲透到日常的寫作訓練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描寫一個人的特點”為例,教師在開展分類指導教學前,可以基于自己對學生寫作能力的了解,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對于觀察能力較差且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指導目標應該是培養他們的基礎的描寫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引導他們觀察身邊比較親近的人,例如家長、好友、同學等,然后根據觀察結果寫作。對于水平稍強一些的學生,指導目標就應該放在對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人、物、景的情感,并在作文中體現出來;對于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指導目標就是打破他們思維的局限性。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那些被忽視的陌生人,如清潔工人、交通警察等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人,然后讓學生描寫他們,學生的寫作思維會更加靈活。
綜上所述,分類指導不僅能顯著提升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也能為小學作文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教師可基于分類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全面提升他們的寫作素養,實現小學寫作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