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英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在各個領域被廣泛地應用,在教育方面也愈發地注重從信息維度對學生進行各層面的管理。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規劃,采用信息技術的管理形式,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并及時更新管理方面的各類信息,處理速度有效提升,對于信息化網絡形式的教育體系構建以及小學教育管理的新路徑形成做有效的鋪墊。文章首先對信息化視野下的教育管理現狀做分析,并依據現狀提出相應的路徑創新對策,旨在為今后小學教育環境下的信息化體系梳理提供實踐經驗。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教育管理;策略
一、 積極推進小學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現階段,信息化教學是當今時代的趨勢,隨著信息化的逐漸發展,信息化水平也已成為衡量一個社會進步程度和綜合國力水準的標準。因此,在社會各層面推進信息化進程,是中國增強綜合國力,維護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為進一步提高國民的信息化水平及素質,實現各個領域先進的信息化人才引進,推進國家的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標準。對于小學教育領域而言,在教學中糅合信息化的教學管理等措施,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信息化的教學管理已經應用到小學的各項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內容當中,教師在提倡信息化教學管理觀念的同時,也是帶動教育領域實現信息化革新的重要生產力。實現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及普及,能夠進一步地實現社會信息化理念的推進,從而為國家建設一支高質量、高水平具備信息化管理模式水平的師資隊伍,是當下的重要任務。當前,中國以教師隊伍為主體的院校、教育機構等現存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尚且薄弱,相關的軟、硬件設施不到位,信息化理念以及信息化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方法尚未完全普及,在教育教學方面還不能夠廣泛地進行運用,相關的信息化網絡建設平臺以及遠程信息化操作手法方面不能很好地為小學生教育提供支持,因此,現階段加緊教育教學領域的信息化網絡建設,普及信息化理念,為小學生提供信息化教學便利,奠定信息化教學理念,提升教師隊伍的信息化素養,著實重要。
從另一方面而言,中國教育教學領域內尚未完全形成系統化的信息化教學數據庫,相關的信息化數據不能夠很好地支持到現階段的教育教學領域內的信息化建設,尚且缺乏一定的信息化統籌力度,教學領域內時常會出現數據采集不完整以及操作手法欠缺等情況。在一定基礎上,教育教學領域的相關機制對于信息化建設相對存在抑制和不完善的前提,中國各省、市地域內的教育教學部門在全面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理念以及系統建設的同時,相關試點的落實情況也存在地域性的差異。因此,中國在教育領域內的一些網絡信息的傳播以及建設,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相對落后,信息化教育建設的普及速度也相對滯后,對信息化網絡建設以及教育教學方面的信息化平臺建立和理念的普及都相對較慢。此外,一些經濟相對富裕的城市,在統籌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但相較于不同的地區,欠發達地域內的信息化網絡建設以及理念的普及仍是當下所面臨的較難解決的問題,經費以及管理機制和相關制度的建設,教師師資隊伍的支持,仍舊不能很好地作用到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當中。
二、 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問題分析
現階段,人們對于小學教育管理方面融入信息化操作手段這類的觀念認識不足,導致現下小學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礎建設推進力度不夠,信息技術對于教育的發展相對而言具有革命性的影響,人們并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現階段來講,無論是小學教育層面,還是在小學教育管理層面,大多數將信息網絡化的教學形式歸結于更為方便的輔助手段,而沒有真正地意識到小學教育管理層面中,信息化對教育目標、決策以及基礎的小學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服務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在全面推進信息化小學教育管理基礎之上,能夠進一步推進現代化信息建設的基礎投入,相對而言,教育層面的信息化管理更為關鍵,因此,落后的信息化理念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致使教學層面的信息化進展速度放慢,沒有相關的信息化理念支持,對于解決相關難題的決心不足,最終容易導致教育層面的信息化管理進程無法順利進行,問題得不到解決,陷入困境,相關的信息化評估機制以及導向也無法形成。
就現階段而言,雖然信息化技術融入小學教育管理的模式建設已經展開,但對于傳統的小學教育管理模式而言,現階段能夠支持到的信息化理念體系相對落后,相關機制也沒有很好地落實。例如:信息化理念不能夠很好地支持到小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缺乏對每個層次的小學生的支持和肯定。較以往傳統理念下的教學標準而言,每一位小學生對于成績相對更加看重,而忽視了小學生個體的差異,對小學生進行定向,在不完善的教學評估機制理念之下,這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與信息化的融合,在不能夠結合小學生個體基礎的前提下,而忽略了對小學生的評估。相較于只將學習成績作為有效標準的傳統模式,小學生最容易被教師忽略努力進步的階段,而最終導致小學生的成績起伏不定,積極性下降,容易導致小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不利于小學生的自身發展。
三、 信息化視野下小學教育管理的對策探索
(一)加強信息化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加強信息化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尤為重要,這對推進信息化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最為關鍵的步驟。先進的信息化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教育理念以及傳播教育體系網絡化構建的生力軍。相對于較為發達的城市而言,農村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更為緊迫,首先要在堅持以學生培養為核心的前提之下,注重對教育理念以及信息化數據的采集,對信息化的操作手段要靈活運用,更多地應用于實際層面,以滿足不同層次教師和小學生的需求。
其次,可以采取遠程教育以及校內的集中培訓的形式來進行統一學習,進而發揮出教學部門諸多優勢,強化對教師在信息化領域的學習與交流,通過教研學習,進一步引導其他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梳理和學習,通過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分享和篩選,總結出適合小學生階段的教學信息化素材,并結合學生實際的年齡特點、教學特點以及信息化的各種技能形式做出效果;針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制訂合理的信息化操作技術要求,梳理相關的教學框架,從而組成先進的信息化教學體系,讓校方在信息化方面組建相對成熟的信息化教育師資隊伍,進而促進信息化技術在教育層面對于小學生的普遍運用,實現信息化技術與教學的結合。